近年来,新兴领域蓬勃发展,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新就业群体规模持续扩大,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强新兴领域党的建设,是当前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摆在优先位置来抓。
党建工作谁来负责
新兴领域职业构成复杂、行业类型广泛、个体差异性大、流动性强,各领域党建工作谁来负责?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指出,“坚持管行业也要管党建”,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
“有困难,找支部。”这是满帮集团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时的承诺。为更好地服务货车司机群体,助推物流行业健康发展,2021年9月,满帮集团党委以贵州、四川两省为试点,成立32个货车司机流动党支部,迅速吸引近千名司机党员报到。
经济社会发展到哪里,基层党组织就要延伸到哪里。
作为经济大省,四川省发挥行业管理部门职能优势,成立快递行业党委、网约配送行业党委、互联网行业党委等,由省级行业党委主要负责人、党委班子成员联系重点企业并担任党建指导员;重庆市优化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工委运行机制,成立市级行业(综合)党委22个;陕西省在成立14个省级行业(综合)党委基础上,组建81个市级行业(综合)党委,实现省市互联网、快递、网约配送、交通运输行业党委全覆盖……
多地明确党建工作责任人,把“管行业也要管党建”要求具体化,发挥行业管理部门职能优势,成立快递行业党委、网约配送行业党委、互联网行业党委等,省级行业党委主要负责人、党委班子成员联系重点企业并担任党建指导员,形成强大党建工作合力。
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是加强新兴领域党建的基础性工作。黑龙江省选派党建指导员1.1万名,抓好202个“两新”领域省级党建示范点巩固提升;浙江省指导大型平台企业、链主企业、上市企业建强总部党组织,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党组织实现应建尽建;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展行业协会商会党建质量提升专项行动,进一步理顺党建工作管理体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不断提高师市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质量,厚植党在新兴领域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多省建好建实党组织,从重点企业、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到楼宇、商圈、园区,以点带面、抓块扩面,积极探索新兴领域党建,在持续扩大有形覆盖基础上强化有效覆盖。
党建与业务怎样融合
内蒙古自治区素有“肉库”“奶罐”之称。“如何助力企业更有市场竞争力,是我们协会一直探索的课题。”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说,在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指导下,协会坚决落实“党建入章”,切实把党的工作融入协会发展全过程,自主编制并发布《名优特农畜产品评价认定规范》《农业品牌评价规范》等五项团体标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累计认定317家龙头企业、1778项产品,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
党建工作抓实了就是生产力。多地强化党组织政治引领,推动符合条件的党员出资人、高管等担任企业党组织书记。把党组织活动与企业生产经营紧密联系起来,推行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做法,推动党员在生产和项目一线勇打头阵、攻坚克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辽宁省聚焦重点企业、重点区域、重点行业,依托园区建立103个省级以上园区企业综合党委,指导推动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恒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等链主单位组建产业链党建联盟。组织开展党建引领新兴领域服务保障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专项行动,选定沈阳、大连、鞍山、营口4地开展全省深化党建强企惠企试点工作,建立健全党组织、党员诉求收集办理机制,征集合理化建议2600余条。
福建省开展党建强企“联合行动”,举办政策对接会和“面对面”协调会,线上线下为企业提供政策服务9万多次。打造“党企新时空·政企直通车”平台,累计提供政策匹配服务12万多次,受理企业来信超1.5万件,办结率100%。
安徽省率先在省级层面出台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党建工作意见,发挥产业链党委引领产业发展作用,推动产学研、大中小、上下游企业开展党建联建,指导各地紧扣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371条产业链成立链上党委,覆盖2.5万户上下游企业、1000多个职能部门和390多个科研单位。
如何做好关心凝聚工作
开发“骑手码”,快递员、网约配送员进入小区配送时,一键扫码便可自动登记、验证;开办新就业群体子女“四点半小课堂”,让新就业群体放心“奔跑”;启动“骑士餐”专项服务,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健康、平价的餐饮服务;开设“青年夜校”与“小哥学堂”,强化新就业群体职业技能培训……凝聚新兴领域群体,首先要精准回应他们的诉求,做好关心关爱服务。
北京市打造友好社区、商圈、楼宇等8类1610个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发布《友好社区建设指引》;河北省重点打造友好开发区、楼宇、商圈、市场、校园、社区等六大友好场景;河南省指导各地开展友好街道、友好社区、友好商圈建设,新建改建“暖蜂驿站”“骑手食堂”和友好场景1.98万个……多省把建设友好场景作为突破口,整合各类服务资源,建成友好社区、友好街区等不同层次友好场景,解决新就业群体“进门难、找路难、停车难、就餐难”等现实问题。
党组织为新就业群体做好服务,新就业群体为基层治理贡献力量。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联系一城百业,服务千家万户。
多地发挥党建引领优势,积极探索方式方法,把新就业群体有效组织起来、作用发挥出来,为社会治理注入新力量。制定新就业群体党员专项培养计划,积极吸纳政治素质好、群众认可度高的新就业群体加入党组织,参与行业治理和城市治理,充分发挥其“移动探头”和“流动哨兵”作用。深挖新就业群体参与城市治理、投身社会服务的先进事迹和典型做法,建立配套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让更多“头盔”变“头雁”、“蜜蜂”变“先锋”,实现城市治理与新就业群体的双向奔赴。
方向既定,唯有笃行。新征程上,各地将写好党建聚“新”、服务暖“新”、赋能用“新”篇章,通过党建激发活力,构建互助共赢生态圈,以高质量党建推动新兴领域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汤珊珊)
(责编:王海璐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