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曾手书“远亲不如近邻”明信片寄赠厦门深田社区邻居。厦门市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落到实处,在大力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过程中,注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探索形成“近邻模式”。
1985年至1988年,习近平同志在福建省厦门市工作期间,与居住地深田社区的居民结下深厚邻里情,手书“远亲不如近邻”明信片寄赠邻居,留下一段佳话。这段佳话成为弥足珍贵的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厦门市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落到实处,在大力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过程中,尤其注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探索形成的“近邻模式”不仅蕴含丰富的理论内涵,同时具有强烈现实示范意义。
坚持党的领导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根本原则。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全面深化改革的主战场在基层。基层党组织肩负着传达落实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密切联系广大人民群众、推进改革发展治理的重大政治责任。只有不断强化党的建设,基层治理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创新发展。厦门市注重街道、社区的组织体系建设,配齐加强党的工作力量,注重健全制度机制,明确提出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小区业主委员会工作等,夯实治理基础。
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创新基层治理的必然要求。党建引领下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有多种方式和途径,如有的地方突出科技支撑,有的地方重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带动,有的地方强调民主公开等具体制度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在党建引领下,要深入地学习理解,古为今用,守正创新,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善仁信等优秀传统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之中,通过鲜活的人物及事例持续践行这些优秀价值观,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必要之举。
建设“近邻”文化是开展基层治理的最佳切口。睦邻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场域。以近邻为社会治理切入点,不仅具有解决问题上的时空优势,还有进一步沁润心灵、反哺社会的功效。福建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乐善好施是福建精神的重要特征之一。厦门经济社会活跃而发达,更有着睦邻和善的文化底蕴。厦门市探索出“近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路径,不仅在传统的近邻场域如社区治理、城中村治理的居民与居民、居民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也在新就业群体等新兴的近邻场域中思考文化的作用机制,实现适应现代化情景下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应用,用“大党建”激活“微治理”,重塑“家园意识”,重返“熟人社会”,打造情感治理共同体,全面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作者系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责编:王海璐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