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清爽的江西省瑞金市沙洲坝村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大厅里,办事的村民进进出出、络绎不绝。“以前,村里忙着迎接检查、填报资料,服务群众时间少。现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做群众工作了,我们干得更踏实了!”村党总支书记杨航感慨道。
杨航的感慨是赣州市基层干部群众的共同心声。去年以来,赣州市委社会工作部聚焦“小切口”、设定“硬约束”,细化形成94条有效举措,项目化、清单化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轻负担。在“铁规矩、硬杠杠”的约束下,赣州市级文件会议同比下降近10%,清理乡镇(街道)、村(社区)挂牌1.4万块、村级工作事务减少40%,面向基层的“督检考”事项压减58.82%、综合考核指标精简59%……基层干部身上的压力小了,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服务群众。
制定“属地管理”事项责任清单指导目录;下沉307个编制,补充乡镇(街道)工作人员3500余人;每年为75个边远乡镇各增加100万元转移支付……赣州市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健全聚力赋能机制,启动“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推动编制、人员、资金下沉基层一线,一系列政策为基层撑腰鼓劲,让想干事、会干事的基层干部能干事、干成事。
“我们将保持一抓到底的劲头,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基层治理改革经验,持续统筹推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改革,同向发力推动资源保障下沉,进一步凝聚基层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的治理合力。”赣州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两新”工委书记廖丽萍说。
(本报通讯员 蔡文宇 刘智君)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