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三

萍乡市:“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暖民心

“多亏‘友邻茶社’帮我们化解矛盾、消除隔阂。”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青山镇高枧村村民刘先生笑着说。

刘先生和邻居赖先生曾发生过一次小矛盾,因未得到妥善处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家人之间的隔阂逐步加深。驻村专业社工以打造“友邻茶社”为契机,与志愿者分头上门调解并邀请两家人到茶社喝茶议事、参与村集体活动,成功化解了两家的矛盾。不仅如此,在党组织的引领下,通过专业社工和志愿者的协助引导,不少居民积极参与议事协商,助力基层治理。

这样的故事屡见不鲜,在萍乡市,“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联动模式已成为创新基层治理的有力支撑。

萍乡市委社会工作部大力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改革,健全多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机制,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发挥党组织引领和党员带头作用,推动党政部门、群团组织、企业等建立志愿服务站点1000余个,搭建线上线下融合、覆盖广泛的志愿服务阵地,引导党政群机关干部注册成为志愿者,建立县、乡、村、网格四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37.52万名注册志愿者和4825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活跃在基层治理一线。

为进一步提升专业社工和志愿者服务群众的能力和质效,萍乡市委社会工作部建立专业社工和志愿服务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定期举办萍乡市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志愿服务组织能力提升培训班,与多所高等院校开展合作,实施多层次、多维度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训。

此外,萍乡市还与相关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指导志愿服务组织与公益慈善资源深度合作,共同策划和实施公益项目。

如今,萍乡市专业社工与志愿者队伍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参与力度持续增强,参与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他们活跃在社区各个角落,倾听群众心声,解决群众难题,“群众贴心人”的品牌越擦越亮,成为基层治理的生动范例,彰显出共建共治共享的强大力量。

(本报通讯员 刘毅轩 肖华)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