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纠纷调解到就业帮扶,从生态保护到灾后重建,从行业标准制定到诚信体系建设,河南省行业协会商会聚焦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多元角色主动参与、深度融入基层治理。
协同参与,专业赋能解难题
在基层治理中,行业协会商会通过调解经济纠纷、化解社会矛盾,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河南省非公有制青年企业家联合会成立经济纠纷调解中心,发挥商会调解优势,加强诉调对接工作,截至目前,已成功调解案件1200余件,涉及标的额超17亿元,有效维护了民营经济市场秩序。河南省建筑业协会成立河南建设工程争议评审中心,严密组织6大类31分类的争议评审工作,成功化解13个项目50多个争议事项,为企业纾困解难,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实力量。
同时,行业协会商会通过参与政策制定、行业标准编制和建言献策,深度融入基层治理。河南省环保联合会撰写《关于加快河南省内河航运快速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建议》,并与生态环境部黄河流域监管局签订战略协议,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落地见效。河南省电子商务协会先后参与编制《河南省“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河南省“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等多项省级规划,连续三年提交的政协提案获选重点督办提案,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河南省电子商务协会还牵头制定十项电子商务地方标准,推动河南成为全国电商标准编制的领先省份之一。
融入共治,多方联动惠民生
行业协会商会聚焦民生关切,搭建资源对接平台,凝聚多方合力。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以“巧媳妇工程”为抓手,带动70万留守妇女就业,助力20万个家庭走上小康路;联合政府招引500余家企业落地,打造西平、淮滨等多个服装产业园区,推动行业规模跃居全国第六。河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举办校企双选会,吸引顺丰、牧原等60余家企业提供200余个岗位,精准对接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河南省餐饮与住宿行业协会积极助力“2024年重点民生实事”,推动“老年助餐服务”,引导近千家餐饮企业参与,传递健康饮食理念,惠及数万老年人。
此外,各行业协会商会积极引导会员履行社会责任。河南省大别山商会助力信阳毛尖、信阳菜品牌推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河南省执业药师协会免费培训10万余名药师,助力就业与专业提升。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通过人大代表议案,推动民办教育公平发展。河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在郑州“7·20”洪灾后,发起“万众豫心”心理援助行动,线上线下服务超2万人次,筑牢社会心理防线。
强化自治,行业自律促发展
行业协会商会以自律管理为抓手,创新行业指导方式,规范行业健康发展。河南省清洗保洁行业协会在行业标准化建设方面成绩显著,制定地方标准7部、团体标准6部,其中《高铁客运站清洗保洁服务规范》荣登2022年全国商会团体标准“领先者”榜单。这些标准明确了细分领域的技术流程与安全规范,为企业规范发展提供指引。河南省二手车流通协会在2021年特大洪灾后,及时发布《关于规范洪灾后二手车行业经营行为的倡议书》,呼吁企业严控泡水车流通,298家企业积极响应,维护了市场秩序和河南二手车市场的行业信誉。
“诚信走遍天下,失信寸步难行”。信用建设是行业协会商会规范市场秩序、提高服务质量的抓手。河南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自2007年起持续推进行业诚信评估体系建设,推行“曝光台”机制,将违规行为纳入不良信用记录,推动形成“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市场环境。河南省电力企业协会成立河南省电力企业评价咨询中心,将企业信用与招投标资格挂钩,通过信用体系建设营造了诚实守信的行业环境,引领电力企业践行能源“保供”和绿色发展目标。
新时代行业协会商会参与基层治理已突破传统辅助角色,正在形成“管理协同化、共治平台化、自治标准化”的治理体系。“下一步,河南省委社会工作部将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完善法规制度体系,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引导行业协会商会积极融入‘四高四争先’战略布局。”河南省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报通讯员 王艳)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