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向发力”破解基层治理痼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以前各种牌子挂满墙,考核检查也多,耗费大量精力。现在清爽多了,我们能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为老百姓办实事。”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辑庆镇永远村党支部书记胡丽一边整理着简化的村务日志,一边感慨地说。

这一变化,源于中江县直面基层治理中存在的“权责失衡、负担过重、动能不足”等问题,以“减负、赋能、增效”为三大主攻方向,系统推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的深刻变革。

为切实减轻基层负担,中江县从规范制度入手,打出“组合拳”。县级层面印发《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十张指导清单”》,建立动态管理机制,从源头上为基层“松绑”。

“现在很多证明都实行告知承诺制,或者直接在网上办理,方便多了!”辑庆镇前进社区居民王敏对社区高效服务赞不绝口。

随着《中江县政务服务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实施方案》的落地,基层需出具的证明事项大幅下降。

减负不止于线下。针对“指尖上的负担”,中江县开展两轮集中排查整治,关停功能重复或低效的政务APP,清理整合各类工作群和政务微信公众号。

“现在微信清净多了,不用在各个群里疲于回复‘收到’,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服务群众了。”兴隆镇党建办副主任杨凤深有体会。

减负是前提,激发基层治理内生动力关键在人。中江县聚焦队伍建设,深入实施“村级党组织带头人培育储备三年行动”和“社区工作者能力提升计划”,强化政治引领和能力培训,累计培训村(社区)干部1100余人次,动态储备后备力量500余人。同时,注重引入外部力量,选派600余名驻村工作队员、优秀高校毕业生等到基层历练,增强服务能力。

“我们还着力提升专业化水平,已培育持证社区工作者41名,组建了涵盖16个领域的专业志愿服务队伍,累计服务群众超16万人次,基层服务的专业支撑更强了。”中江县城乡基层治理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减负松绑、人才赋能的基础上,中江县积极拥抱数字技术,向科技要效率。中江县政务服务中心积极探索接入DeepSeek大模型,推动政务服务向“智能辅政+智慧服务”转型升级。

“运用AI技术辅助政策解读、材料预审,能有效提升服务效率和精准度,让基层治理更智慧。”中江县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吴成成演示着新系统的应用场景说道。

依托“德阳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中江县已实现公安、民政、人社等6部门间高频数据的实时共享与7类业务数据的即时调取,为流程优化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成功打造了工程竣工联合验收等50个“秒批秒办”服务事项。

“像工程竣工联合验收,过去需要跑多个部门、耗时较长,现在通过‘一窗通办’和数据共享,办理时限有效下降,企业群众办事平均跑动次数大幅降低。”县行政审批局局长郭霞表示。

“改革的目标,就是让基层权责更匹配、负担更轻、动能更足,最终体现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江县委社会工作部常务副部长吴亚表示,下一步,中江县将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探索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路径,努力书写共建共治共享的“中江篇章”。

(本报通讯员 黄恒 罗淇丰 安景)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