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福建省晋江市磁灶镇,商贸繁荣、车流如织,这座千年陶瓷名镇以党建为引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基层治理创新”为笔,绘就一幅“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和谐画卷。
磁灶镇基层治理中心工作人员每日接访,实现矛盾纠纷“线上派单、线下解决”;160余名网格员每日穿梭于田间街巷,化身“民情雷达”收集问题;群众“随手拍”的占道经营照片5分钟便转至执法部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接到噪声投诉,2小时内网格员便上门协调……
在磁灶镇,党建引领接诉即办已成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有力抓手。磁灶镇建立“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小组)”三级体系,将全镇划分成31个一级网格、117个二级网格、304个三级网格,建成26个村级治理分中心;同时开发智慧平台,将社会治安、矛盾化解、民生保障等基层治理事项纳入网格管理事项,实现群众诉求迅速反应、高效办理。
磁灶镇以镇基层治理中心实体化运作和“智慧网格”数据平台为基础,实现线上线下“双轨”受理,形成群众反映、网格员排查上报到中心受理交办、相关部门处置的“全链条”闭环治理机制。
“过去办个证明要跑几栋楼,现在一个窗口全部搞定!”在磁灶镇基层治理中心,刚办完证明业务的张大姐竖起了大拇指。
这座“治理综合体”设置有群众接待、矛盾调解等6个功能区、16间功能室,功能齐全,群众进门即可享受司法、劳务、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服务。心理咨询室里,专业社工小李正轻声安抚情绪激动的来访者;劳动仲裁窗口前,工作人员快速录入信息,系统自动派单至责任部门……
企业也尝到了“甜头”。两家合作了15年的陶瓷企业因合同纠纷产生矛盾。磁灶镇联合法庭、行业协会商会构建“联调·联动·联防”三联工作机制,19天便促成和解。既要断案,更要护商,依托调解机制,近60起涉企纠纷在诉前成功化解,诉前调解成功率超80%。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磁灶镇整合“智慧网格”、“村村通”视频、应急视频等13个系统,接入派出所、环卫、执法等部门的视频监控2500余个,搭建起一体化、高效化的镇级指挥调度平台,以科技赋能为基层治理插上智慧“翅膀”。
“通过一屏调度、随机切换功能,鼠标轻点即可全面掌握研判辖区监控、警情等情况,实现实时调度指挥,快速解决问题。”镇指挥调度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有困难找‘红马甲’!”在磁灶镇,志愿服务“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蔚然成风。晋爱志愿服务队、晋江市橄榄慈善协会、磁灶义务救援队等7000多名志愿者组成的群防群治队伍,已成为磁灶镇的亮丽风景。
基层治理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磁灶镇还汇聚行业协会商会、企业等力量积极参与基层治理。
同时,磁灶镇注重村干部队伍建设,创新“乡创联盟”导师帮带机制,推动村企联建、跨村联建,10名村党组织书记成长为治理人才;实施“磁灶启航·青锐成长”年轻干部培养计划,选派年轻干部到村(社区)磨砺成长、增强本领……磁灶镇通过凝聚镇村干部、企业家、志愿者等多方力量,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本报通讯员 曾昭嵘 苏佩玲)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