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是全国三大紧固件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海盐县紧固件同业商会通过实施“党建统领 商会聚力”行动,以党建促会建,以服务促发展,通过构建“1+3+N”产业链党建联建机制(即1个综合党委、3大平台、N个链上党组织),将党建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推动海盐县高端紧固件产业链规上企业年产值突破156.18亿元,紧固件产业集群创建为浙江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党建链串联产业生态圈
一颗小小的螺丝,正“拧”动全球制造业的脉搏。作为中国三大紧固件制造基地之一,近年来,“铁海盐”正加速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实现了从“低小散”到“高精尖”、从“高耗能”到“低碳化”的巨大转变。
海盐县紧固件同业商会以组织固链为突破口,聚焦服务中心大局,打造“县级部门+专业联盟党组织+龙头企业”立体化组织网络,联动经信、商务等10个部门及中达特钢等龙头企业,成立冷镦制造等6大专业联盟,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协同服务体系。通过“四联共建”机制(组织联建、活动联办、人才联育、发展联谋),依托产业链党建联席会议和季度轮值论坛,年均破解技术标准、绿色生产等重大议题50余项。
此外,海盐县紧固件同业商会推动经信部门出台《海盐县支持紧固件产业转型提升实施意见(2025-2027)》,从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提升产业发展层次、补齐产业链短板、提升生产装备水平和支持企业开拓市场等五个方面全力推动紧固件产业集群发展。
创新链驱动技术突围
“紧固件产业作为传统制造业,一直存在‘大而不强’‘全而不精’的问题,创新发展、智能改造、绿色发展一直是困扰企业发展壮大的难题。”海盐县紧固件同业商会党支部书记何智谋表示。
面对产业高端化转型需求,海盐县紧固件同业商会打出“创新平台+技术攻坚+集群培育”组合拳。上线“红色云管家”数字化平台,集成政策、技术、供需等8大服务模块,累计培育“浙江工匠”8人、高级技师126人。
为推动产业升级,海盐县紧固件同业商会联合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7所高校共建产业研究院,23个党员技术攻关小组突破耐腐蚀涂层等12项“卡脖子”技术。
海盐县以取得省级数字化改造财政专项激励为契机,推动紧固件行业精准定制订单管理、采购管理、生产管理等多项核心共性数字化改造场景,灵活增设物料计划、存货核算、成本核算、财务总账等多项个性数字化改造场景。企业通过改造后,生产计划达成率提升至95%以上,准时交货率提升35%以上,库存资金占用率和产品不合格率均下降20%,万元产值成本下降10%,实现紧固件传统行业全方位、全链条改造。
服务链护航“出海”发展
为破解企业“出海”难题,海盐县紧固件同业商会通过党建联建机制,与经信、科技、商务等涉企部门协同联动,创新“企业点单—协会派单—部门接单”服务机制,建立税务服务、金融支持、技术研发、法律咨询、人才培育、市场拓展、绿色转型、数字化改造等8支“红色帮帮团”,累计解决外贸退税、跨境物流等诉求156项。
海盐县紧固件同业商会还设立10亿元产业升级基金,推出“紧固贷”专项金融产品,助力23家企业获低息贷款5.8亿元,推动90%规上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革。
通过建设紧固件跨境电商园区,培育12家年销售额超千万美元跨境领军企业,组织32家企业赴境外参展,斩获订单超15亿元,线上国际展达成意向成交2000万美元,全球化布局持续深化。
“以党建链赋能产业链,我们将持续探索党建与产业深度融合新路径,进一步推动海盐县紧固件行业全产业链改造提升,实现紧固件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海盐县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报通讯员 沈辉)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