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河区坚持以党建为“定海神针”、党员为“动力链条”、服务为“连心线”,聚焦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深入开展小区微治理、微服务行动,将民生关切转化为治理实践。
织密组织网络,筑牢治理根基。制定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联动微循环行动实施方案,构建“目标—机制—标准”三维驱动体系,通过“微网格议事”、“楼栋长制”等载体,推动职能部门基层治理先锋力、公益服务设施提供单位民生保障守护力、社会资源社区共建联盟暖心力“三力聚合”,通过培养“一专多能”的社区工作全科人才,形成“诉求即刻响应、服务零距离”的治理体系。
构建服务矩阵,激活基层动能。打造“铁三角”基层微治理体系,387个党小组是“星火网络”,872名网格员构建“中枢云图”,1.4万余名楼栋(单元、联户)长延伸“服务末梢”。创新“1+N”红色便民服务平台模式,紧密贴合“一老一小”服务需求,打造“15分钟优质生活服务圈”,实现需求精准画像与服务智能匹配的“双螺旋”提升。
深化协同赋能,释放共治势能。搭建“区域统筹、融合联动、共驻共建、协调发展”联合体,链接辖区内外企事业单位资源阵地,建成红色蓄能站等“友好场景”127处。与内蒙古正北食品有限公司、麒麟口腔医院等20家单位签署《跨区域共商共建备忘录》,成为“发展共同体”,采用“社企双栖”合作模式,通过资源联享、项目联建、服务联供,实现民生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筑起助老育幼、扶困亲“新”的温情生态圈。
(作者单位均为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河区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