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事协商“融”进去 基层治理“活”起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园区观光栈道建设、排水沟修复、健身器材更新……在陕西省旬阳市蜀河镇三官社区公告栏上的议事协商成果转化清单上,一个个项目见证着社区的发展与变化。

“过去是社区工作者干,群众一旁看,现在不一样了,大家齐心协力、共商共办,人人都能出谋划策。”谈到社区发生的变化,三官社区党支部副书记胡晓林十分感慨。

旬阳市聚焦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搭建议事协商平台,建立“民情接访‘当面说’、网络互动‘随时说’、院坝会议‘现场说’”三类说事平台,将议事协商与基层治理紧密结合,让群众的意见充分表达、矛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如何把群众建议从“纸上”落到“地上”?一张圆桌、几个圆凳组成的“村民议事亭”成为收集群众建议的有效载体,在摸清找准群众“需求点”的基础上,梳理“议事清单”,为社区开展精细化服务提供支撑,让“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更有依托。

走进吕河镇冬青树村一组,施工现场机械轰鸣,施工队正在对下沉道路进行修复施工。两个月前,这条“裂缝能塞拳头”的险路还是村民的“心病”。

依托“毛公山茶话会”协商机制,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施工方“三方会诊”,现场测量、隔天动工,不到20天就让“揪心路”变为“安心路”。

平台搭建好,如何进一步提高议事协商“含金量”?

“我们进一步规范议事协商流程,结合基层实际,制定了议事协商工作手册,明确征集议事协商议题、确定协商议题和主体、通报议事协商方案、组织开展议事协商、公开议事协商结果、落实议事协商结果的六步工作程序,使每一项议题都有一条明晰的落实‘轨迹’,既防止议而不决,更杜绝决而不行。”旬阳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陈波介绍。

被确定为陕西省村级议事协商整体推进县(市、区)后,旬阳市第一时间制定发布了《旬阳市村级议事协商整体推进方案》,在全市309个村(社区)全面落实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并选取42个村(社区)开展示范培训、重点观摩、先行先试。

旬阳市充分吸纳“五老三员两长”(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老退役军人、老模范,党建工作指导员、网格员、党员,以及楼栋长、党员中心户长)参与,为议事协商注入活力。通过广泛开展村级议事协商活动,基层治理不再是村(社区)干部的“独角戏”,而是干群共治的“大合唱”。

吕河镇双井社区的“和美乡村茶话会”上,村民为和美乡村建设争得面红耳赤,最终对“修旧如旧”的方案达成共识;社区“爱心驿站”里,志愿者3天解决了20位老人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难题……“关键小事”、“民生实事”的快速解决,让群众真切感受到“说话有人听、建议有回响”。

“扫扫码、动动手,烦心事立马有人管!”城关镇丽都家园小区居民孙大妈对“码上协商”小程序赞不绝口。

旬阳市建立议事协商阵地,拓宽议事协商渠道,打造“线上+线下”双轨机制,线下灵活采取板凳议事、庭院议事、圆桌议事、田间地头议事、院坝议事、网格议事等方式开展议事协商活动;线上建立“码上协商”微信小程序,变“定期协商”为“随时议事”。通过线上线下有效互补,既保留院坝议事的“烟火气”,又增添云端协商的“科技范儿”。

一域蝶变,全局缩影。在旬阳,村级议事协商平台已经成为集政策宣讲、议事协商和矛盾调解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阵地,找到了群众意愿的“最大公约数”,一幅“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和美画卷正在秦巴山水间徐徐铺展。

(本报通讯员 吴珊)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