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铸魂,推动党建与商会发展同频共振(行业协会商会在行动)

泉州上饶商会创新探索“商会+支部”双轨并行机制,践行“党建强会、服务兴会、融合促会”模式,实现党建引领与商会发展同频共振,2014年9月成立以来,先后获评“4A级”社会组织,全国、省、市“四好”商会。

党建强会,激活发展动能

泉州上饶商会会员企业涵盖鞋业鞋材、服装纺织、装饰建材、文化、贸易、电子商务、酒店餐饮等多个行业,商会建立“商会+支部”双轨并行机制,实现党建与商会工作同部署、同落实;推行“双向培养”模式,将优秀会员发展为党员,将党员骨干培养进入商会管理层,近三年发展党员6名,其中3名党员进入理事会;打造“线上+线下”双平台,每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依托微信群推送微党课,引导他们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商会党支部书记、创会会长计红日成为“闽商讲师团”成员后,立足党员、民营企业家的双重身份,结合个人学习感悟及讲师团培训心得,常态化组织会员开展理论学习等,积极引导商会会员将党的创新理论带到自己的企业,对员工进行宣讲,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清楚、讲明白,让员工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

商会实施“红色领航工程”,将党建工作写入商会发展规划;设立“党员责任区”,推动党员牵头落实招商引资等重点任务。

“担任党支部书记,我深感荣幸,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我一定不辜负上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期望,在商会领导班子的密切配合下,沿着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开展好各项工作。”计红日表示。

服务兴会,搭建发展平台

坚强有力的领导中枢、专业高效的运行机制,是商会健康发展的关键。商会秉承“团结、求是、创新、进取”的办会宗旨,明确“以服务会员企业为基础,以共同发展为目标,以发展泉饶经济为方向”的工作理念。在组织管理上,商会形成了一套符合实际、符合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特点的规章制度,助推商会民主管理、科学发展。

如何充分调动商会会员积极性?“我们推行‘会员积分制度’,把所有会员与商会有关联的工作进行梳理,如会费、捐赠、捐物、参加活动和学习、推荐会员、招商引资等,并将其作为考核与评分内容。积分高的会员可获得评优评先、参政议政等机会,以及银行融资、高端课程、资源优先享受等福利。”计红日介绍。

融合促会,凝聚发展共识

“千里之行只为到这里,海上丝绸之路开启,刺桐花伴着南音传续,爱拼敢赢融进血脉里……”这既是泉州上饶商会的会歌,也是商会上下始终遵循的准则。

商会主动发挥“黏合剂”作用,积极推进泉饶两地区域合作,与上饶市泉州商会缔结为“友好商会”,还促成上饶市工商联与泉州市工商联缔结为“友好工商联”,成为两地经济发展的纽带。

商会畅通联络协同机制,主动加强与其他行业协会商会、政府机关的党建共建,与晋江市人民法院执行局、福建省微电商行业协会党支部签订共建协议书,以“短期救济+长远保障”相融合,既解决法院“执行难”的问题,又对困难执行群体进行精准帮扶。法院为会员企业提供相应的法律服务,商会为法院提供社会资源,为司法帮扶工程提供就业岗位,共同促进法治社会建设。

扎根泉州多年,商会在创造财富、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泉州市委社会工作部开展“泉会善为”行动以来,商会积极响应,主动走前头、作表率,发挥商会资源丰富、人才聚焦、覆盖面广的优势,融入基层治理,常态化开展“企村结对”帮扶行动,资助困难学生,对接乡村振兴项目。

“未来,我们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助力泉州、上饶两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征程。”商会会长周悌贵表示。

(本报通讯员 陈灿铭)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