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好之城 共朝美好

——书写北京市朝阳区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答卷

北京市朝阳区委社会工作部以“友好之城 共朝美好”为蓝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紧扣群众需求与基层治理痛点难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实干担当为路径,在体制机制改革、新兴领域党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凝聚服务群众等方面实现跨越式突破,交出一份温暖人心的高质量发展答卷,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持续攀升,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商”的“五宜”朝阳注入澎湃动能。

“共朝美好 凝新向阳”24小时驿站

暖“新”更暖心:小哥有了城市里的家

深夜十一点,北京市朝阳区望京SOHO塔楼群在大风中矗立,“骑迹港湾”的灯箱如灯塔般醒目。美团网约配送员王海涛刷开人脸识别系统,满身疲惫地走进这个24小时不打烊的驿站。他扫码取出暖柜里的姜茶,靠在弧形按摩椅上舒展腰背,智能充电桩同时为三个设备续电。转角处的共享厨房里,微波炉正加热一份没来得及吃的晚餐。“走进这个港湾,冷雨夜都有了温度”,王海涛捧着热气蒸腾的杯子,看着窗外为城市“续能”的同行们陆续进来歇脚儿。这座由望京街道联合科技企业打造的智慧驿站,充电设施、应急用品、生活用品一应俱全。

驿站既为城市的“奔跑者”建起一个“家”,也为他们融入城市治理打开一扇“门”,让“治理变量”转化为“治理增量”。朝阳区坚持务实创新,瞄准需求问题,在全区掀起“友好城市”建设热潮,打造各类新就业群体服务空间2912处,日均服务新就业群体约5.8万人次,实现全时驿站社区全覆盖。在北京市首推“速通码”,解决新就业群体“进门难”的问题,首创“小哥副楼长”、“骑手社工”机制,鼓励新就业群体积极开展随手拍、随手帮、随时报、随口宣的“四随”行动。此外,朝阳区在新经济组织党建方面也取得显著成效,成立全市首个数据和餐饮行业党委,依托“数链先锋”产业党建联盟,做实产业链党建,2024年北京民营企业百强榜单朝阳区上榜企业73家,数量位居全市首位。朝阳区不断深化新社会组织党建,发布新社会组织党组织职责工作指引,成立全市首个区级MCN机构发展联盟,4个商会获评全国“四好”商会,14个“两新”党建品牌获得市级资金支持。

“共朝美好 党政群共商共治”

十年民生账本:1.6万件实事办到百姓心坎

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街道的“蘑菇亭”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因年久失修沦为停车角落。街道以“围楼议事”凝聚民意,召开多次议事协商会,经过一个月的改造,褪色的“蘑菇”重焕生机——加固的座椅、精巧的设计,让老人们重新有了晒太阳、唠家常的地方。“改造过程中充分尊重和听取居民的建议,这才是真正的为民办实事!”居民刘阿姨欣喜地道出民心所向。

围绕“如何把民生实事办到百姓心坎上”“如何解决基层治理的痛点难点问题”,朝阳区以“党政群共商共治”为纽带,建立“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常态化议事协商平台,截至2024年底,累计办成民生实事1.6万件。聚焦“充分议、共同治”,朝阳区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方面不断创新,以“六大体系”引领基层治理发展,推动构建“遇事一起议,办法一道想、决策一块定,有事一同办”的新格局。

2024年12月26日至27日,“同心圆同筑梦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主题活动在安贞街道安华里社区举办,来自全国10余个省市区的基层治理专家、社会组织、地区单位等成立基层治理共同体联盟,搭建基层治理常态化交流平台,基层治理创新不断迈向新的高度。此外,朝阳区还实施了“有i社区”和“近邻服务”项目,开展1300余场邻里节活动,让社区烟火气更浓、人情味更暖。

“共朝美好 群雁齐飞”

过万社区工作者破茧成蝶华丽蜕变

在北京市朝阳区奥运村街道南沙滩社区,一场别开生面的经验分享会正在进行。社区党委书记张驚制以生动的语言,讲述着如何通过“走动式工作法”走近居民,倾听民声、化解民忧。他的经验分享,不仅是一次智慧的碰撞,更是一场基层治理的“头脑风暴”。

“张书记的‘走动式工作法’真正实现了‘有人议事、有钱办事、有人管事、有人干事’,让我们对群众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来自豆各庄地区富力又一城第二社区的工作人员感慨道。

为锻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社区带头人队伍,朝阳区以社区书记工作室为支点,启动“共朝美好 群雁齐飞”计划。通过编制场景治理操作指南、出台《朝阳区社区书记工作室建设工作导则》,朝阳区将优秀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治理模板,形成“六个一”工作成果汇编,推动社区书记工作室规范化建设、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朝阳区已在43个街乡、703个城市社区中建立市级社区书记工作室24个、区级社区书记工作室20个,数量稳居北京市首位。这些书记工作室不仅是破解难题的“智慧库”,更是培养社区工作者的“练兵场”。通过“头雁”带“群雁”,朝阳区持续擦亮“潮美社工”品牌,形成了一支敢担当、善作为的基层治理“雁阵”。

“共朝美好 五宜朝阳”

社会治理指标体系跃居全国第一梯队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街道红霞路社区,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如今焕发出勃勃生机。步入社区,映入眼帘的是整齐划一的电动车充电区、停放区以及便捷的公共晾衣竿……这些设施都是应群众呼声而建,彰显了社区治理的精细与温度。

“老旧小区治理存在各种难题,群众经常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情况。我们坚持不遮掩、不推责,党建引领接诉即办,一件接着一件办。即使有些问题一时难以解决,我们也会主动与群众沟通,解释清楚。”红霞路社区党委书记刘梦球的话语中透露出对群众工作的深刻理解和坚定承诺。

朝阳区通过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朝阳实践,2024年全年信访总量显著下降20%。通过深入推进“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工作,大量矛盾纠纷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得到有效解决,推动解决老旧小区改造、交通疏解、打通“断头路”、物业管理等一批群众重点关注的疑难问题。从“民事民提”到“民事民议”再到“民事民办”,朝阳区用群众路线这把“金钥匙”,打开基层治理的新天地。

2024年盛夏时节,红霞路社区老旧小区改造签约工作进入攻坚阶段,一位住户的“不签字”成了工作堵点。街道工作人员拨通了热心志愿者孙美英的电话,这位穿梭于楼宇间的“金牌调解员”接下任务。顶着烈日,她几番登门,以情说理、以案释策,最终用真诚敲开了群众心门。正是这种“众人拾柴”的智慧,让红霞路社区老旧小区改造一期4个地块仅用2个月就交出签约率99.15%的亮眼答卷,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朝阳速度”。

2024年七一前夕,朝阳区举办“党员先锋作表率,志愿服务我先行”活动,创新发布“六位一体”社区志愿服务体系。“国际志愿者”在三里屯街头传递城市温度,“金橙子”在朝外大街绽放温暖光芒,“蓝立方”守护奥林匹克公园的活力脉搏,“将小爱”、“建外红”则在街巷间编织民生幸福网。这些响当当的服务品牌,将“朝阳群众”志愿服务金字招牌擦得愈发闪亮。

在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上,民生温度始终是丈量发展高度的标尺。朝阳区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领域持续发力,用绣花功夫织就幸福图景。从细微处着手,让民生服务触手可及、温暖可感,生动诠释了“朝阳之治”的深厚底蕴。“今年,我们成功举办了首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大会,正式推出‘共朝美好’这一品牌。”朝阳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区委“两新”工委书记徐宏桢介绍,“如今,我们正以‘共朝美好’为核心,全力构建‘1+43+N’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品牌矩阵。这一创新举措,旨在打造‘一街乡一品牌、一社区一特色’的生动局面,让基层治理如百花齐放,各展风采。我们坚信,这将全面推动朝阳社会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为‘五宜’朝阳贡献坚实力量。”

站在新起点,朝阳区将以“友好之城 共朝美好”为引领,持续深化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强化新兴领域党建凝聚力,探索更多可推广的朝阳经验,为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树立标杆。在这里,每一份期待都被倾听,每一处细节皆显温度,城市与人民群众正携手迈向更美好的明天。

启示

北京市朝阳区委社会工作部聚焦群众关切和治理难点,在新兴领域党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凝聚服务群众等方面“走在前、作表率、出经验”,全方位推动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机制创新激发效能,构建全域协同治理新格局。朝阳区立足区域经济社会结构多元、新兴业态蓬勃发展、各类群体利益诉求多元等特点,构建“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社会工作体系。设立7项专项协调机制,形成“小组统领、机制统筹、专班推进、部门落实”的协同模式。同时,纵向贯通区、街乡、社区(村)三级社会工作机制,实现政策、资源、项目的精准下沉与高效联动。依托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和党政群共商共治平台,打造“遇事一起议,办法一道想、决策一块定,有事一同办”的治理共同体。研究构建“五宜”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形成“精准施策—效果评估—持续优化”的全链条闭环。

系统集成释放动能,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朝阳区注重改革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协同发展,以党建强引领新兴领域发展强。赋能新经济组织高质量发展,成立全市首个行业党委和发展联盟,发布《党建引领非公企业高质量发展八大行动》,助力企业实现“党建强、发展强”。推动新社会组织融入中心大局,依托社会组织联合会党委全面推进“六同步”。增强新就业群体获得感、归属感、荣誉感,实现“服务对象”到“治理力量”的转变。

品牌矩阵凝聚合力,树立全国示范新标杆。朝阳区创新打造“共朝美好”社会治理品牌矩阵,确保改革成效效应倍增。在基层治理领域,构建“党建组织体系、社会动员体系、群众自治体系、综合服务体系、文化凝聚体系、队伍保障体系”六大体系引领基层治理,组建全国治理共同体联盟,全面展示治理成效;在队伍建设方面,实施“群雁齐飞”工程,结合党建引领接诉即办高频问题编制《场景治理手册》,培养1.1万余名“政治强、业务精、服务优”的“潮美社工”;在志愿服务领域,建立“六位一体”社区志愿服务体系,开展“志愿伙伴成长营”等项目,推动“朝阳群众”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北京市朝阳区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