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充电占位引发日常纠纷、不规范的租车公司设法扣除大额押金、为降低成本只能在车里过夜……当前,作为新就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约车司机群体规模日益扩大,这一群体在工作中面临着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了更好地加强对网约车司机的管理和服务,多地立足实际,通过成立网约车行业党支部、打造网约车司机之家服务阵地、增设充电桩等举措,为网约车司机提供便利。
在贵州省遵义市忠庄客运站内,网约车司机陈波利用中午到红城网约车司机之家吃饭的时间,使用司机之家设置的充电桩为车充电。司机之家设有就餐食堂、按摩躺椅、图书室、乒乓球桌等设施,为忙碌的司机提供了一处舒适的休息场所。
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网约车司机之家前不久在增福街道正式启用,设有休息区、就餐区,配备冰箱、饮水机、应急药箱等设施,并设置“红色书角”与培训教室,满足司机歇脚、学习、交流等需求。
在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网约车司机之家建成并投入使用。除了提供用餐、歇脚等服务外,一些司机之家还设立了女职工关爱室,为网约车司机提供子女托管服务,搭建司机争议调处平台,切实保障网约车司机合法权益。
成都东站是四川省成都市最繁忙的铁路综合枢纽站点之一,每天往来这里的网约车司机超过2万人次。数据显示,成都90%以上的网约车司机平均每隔2天就要到成都东站接送一次客人。
“司机之家面向全市网约车司机开放,为他们提供全周期的闭环式服务。”成都市网约车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司机之家除了设置服务区、阅读区外,还协同多个部门,将人证车证协助办理、平台注册、劳动纠纷调解等服务下沉,直接服务于网约车司机。
目前,成都市已建成12个网约车司机之家。锦江区皇经楼社区的“锦小行”网约车司机之家便是其中之一。三个集装箱改建的房间内,急救箱、微波炉、雨具、纸笔、手机充电器等设备一应俱全,为网约车司机提供停车、充电、吃饭、洗车一站式服务。15元管饱的午餐服务,2元起的自助洗车房,在方便网约车司机的同时,也让他们享受到实惠。
“五一”假期期间,为了让网约车司机专心接单,“锦小行”网约车司机之家还临时调整服务,暂停了年审、理发这些非紧急项目,集中力量保障充电、洗车、休息等核心需求。同时还增派了志愿者维护充电桩,协调公交场站和合作酒店延长休息区开放时间,确保司机师傅累了有地方歇脚,车有问题能快速检修。
聚焦网约车司机不同时段的急难愁盼,各地有针对性地调整、增设各类服务,真正将服务做到网约车司机的“心坎”上。
在上海市嘉定区真新街道,200余位网约车司机有了夜夜可归的“家”。真新街道毗邻虹桥枢纽,集聚了大量网约车司机。为给网约车司机群体提供便利,真新街道联合临近闲置公寓楼企业负责人,将公寓楼改造为网约车司机宿舍,3~4人一间,屋内设有独立卫生间,配有洗衣机、冰箱、空调等,还有保洁员收拾楼道垃圾、打扫卫生。
此外,真新街道相关负责人在了解到网约车司机常因充电占位引发日常纠纷的情况后,推动建设配备有120把快充枪的充电站,并提供“代充代泊”服务。入住公寓的司机可以将钥匙交给管理员,由他们代为充电和挪车。这样既能将充满电的车辆开走,快速腾出充电桩,让后来的车辆补能,又可以让司机尽早休息。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黄花镇很早便探索建造“繁花驿”网约车司机“红色之家”,集聚“就餐区、健身房、休息间、洗手间”等多个功能区,一经开放,便成为长沙机场周边网约车司机的“避风港”。“红色之家”运营以来,黄花镇持续面向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进行回访调查,收集到一批新问题、新建议。经过“对症开方”,黄花镇将机场大道沿途两栋原机场加油站废弃楼房改造成485平方米的“繁花驿”二期,配备38个充电桩,来往车辆进闸、停车、充电、出闸形成一条流水线,不需再倒车、掉头,一首歌的时间车辆就可满电出发,极大地缓解了充电需要排队问题。
在“繁花驿”二期食堂,司机们既可以通过“繁花驿”微信小程序提前线上点餐节省时间,又能在现场随时加餐,享受更加营养健康的饮食体验。
“以后不光喝水、休息很方便,还能有经济实惠的地方吃饭!”长沙市网约车司机王成说。
从解决网约车司机“就餐难、停车难、如厕难”的问题,到“对症下药”解决网约车司机没地方充电、没有归属感等难题,各地精准发力,不断迭代升级,让网约车司机保持“满格”状态,为城市发展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杜蓉)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