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企业党群服务中心,建立“红色帮办专员”

衢州市打造企业成长家园(新兴领域党建)

在浙江省衢州市,“有事找企业党群服务中心”是不少企业负责人和职工的口头禅。衢州市在市县8个经济开发区设立19个企业党群服务中心,通过党建引领,加快构建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服务链“五链”融合的党建共同体,促进形成企业发展的和谐家园,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走出一条“党建强、企业兴、产业旺”的特色发展新路径。

以畅通架构厚植企业发展沃土

智造新城高新企业党群服务中心的服务覆盖130余家企业、4.5万名员工。该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干部担任,多家企业党组织负责人作为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共同为企业和职工服务。

“服务的关键在于以党建引领畅通工作架构,形成‘一轴贯通、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确保破解涉及主体职责不明等问题。”高新企业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陈忠贤说。

衢州市以党建引领为主轴,全面建强企业党群服务中心,在全市择优选派29名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干部担任负责人,并吸收链主企业党组织书记担任工作人员,让企业和职工“有事就能找企业党群服务中心”。

以深融共促推动“两个覆盖”有形有效

“党组织组建难、流动党员纳管难、党员教育管理难”等问题,一直是非公有制企业面临的党建工作难题。在衢州市委组织部和社会工作部的统一部署下,全市19个企业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深入开展“两个覆盖”集中攻坚行动,拉网式摸清底数,针对性制定“一企一策”,统筹运用单独组建、区域联建、龙头领建等“组建十法”,着力推动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单项冠军企业和有党员的专业市场党组织应建尽建,规上工业企业单建率大幅提升。

“截至目前,我们新成立志合、科峰等6个党支部,更名1个党支部,合并管理7个党支部,巩固提升15个党支部,规上工业企业党组织单建率达63.5%。”陈忠贤说。

衢州市推行“全域数据比对、县域互动核实、党建活动吸引”三步法精准快速摸排,通过组建“蒲公英”流动党员党支部,纳管流动党员、“口袋党员”980余名。同时,通过推出“工前一刻钟”、“车间微课堂”等载体,让流动党员“归巢”又“归心”。

“不仅要建好‘红色堡垒’,更要激发‘红色动能’,推动党建与企业决策经营深度融合。”衢州市制造新城管委会党群工作部部长周璟表示。

19个企业党群服务中心积极引导上市公司将党建工作写入公司章程,建立党组织领导班子和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班子“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推动形成“上市公司表率、规上企业带头、全域跟进”的局面。目前,全市20家上市公司全部实现党建入章,规上工业企业党建入章率达74%,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通过法定程序进入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及管理层交叉任职比例达90%。

“现在,企业的重大事项全部经过党员大会讨论后提交董事会会议研究。”红五环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以解决问题“力度”标注企业发展“刻度”

“从企业招引到入驻的各项手续都非常方便,企业能快速落地,多亏了惠商企业党群服务中心的大力支持。”4月8日,浙江海清智元科技有限公司开业仪式在龙游县经济开发区机器人产业园四期举行,公司相关负责人称赞道。

“我们探索建立‘红色帮办专员’、‘首席服务官’等机制,聚焦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生产经营等企业发展不同阶段,梳理出32个高频事项,实行一对一跟踪服务、全程督办,事项办结周期从平均7天缩减到1.5天。”龙游县惠商企业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胡远鸣表示。

不久前,浙江衢州康源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应录遇到难题:企业调整生产规划,虽及时变更了营业执照,但营业执照上新增加的产品品类没有体现新产品具体名称,导致无法通过消防等相关特殊用途认证,影响了出口业务。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通过企业党支部向高新企业党群服务中心寻求帮助。没想到党群服务中心在24小时内便联系县市场监管局、应急管理局等部门解决了这一难题。

快速响应和解决问题,得益于衢州市探索建立的“e拨就灵”诉求闭环处置机制。

衢州市畅通以党组织为主的诉求表达解决渠道,探索构建“党组织接单—‘两新’工委派单—成员单位办单”的“e拨就灵”闭环处置机制,线上线下联动发力,及时高效回应企业诉求。该机制推行半年多来,解决减税降费政策落实、产业链协同效应不足等问题150余个,问题诉求解决率98%。

“有困难找组织。这不仅是一句承诺,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衢州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报通讯员 孔令涛 陈钰锦)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