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指导员助力新兴领域跑出“加速度”(工作实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社会工作会议精神,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委社会工作部立足自身实际,精铸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硬内核”,助力新兴领域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发挥党建工作指导员“四大员”作用。一是当好“联络员”,将党的政策、法律法规、关爱凝聚政策宣传到位,架起党同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企业(社会组织)的沟通桥梁。二是当好“指导员”,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与联建组织党员发展、“三会一课”等工作内容的指导,努力实现党的工作在新兴领域全覆盖。三是当好“服务员”,及时主动深入企业、社会组织,调研掌握一线党员诉求,扎实为一线党组织做指导、优服务、办实事、解难题。四是当好“监督员”,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资料、现场提问等方式,对各党组织党务工作进行全面督导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跟踪、提醒指导并督促整改,形成主动联系、互推互促的良好工作局面。

实施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五大行动”。深入推进党建联建特色牌和“头雁能力、组织生活、阵地建设、党员队伍”等夯基础专项行动。抓党建联建特色牌。发挥党建工作指导员密切联系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企业(社会组织)优势,规范组织设置。对联建党组织过筛子,推动有3名以上党员的企业(社会组织)单独成立党支部,实现新兴领域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抓“头雁能力”。抓住党组织书记这个关键,党建工作指导员引导党组织书记扛起抓好党建工作的政治责任;加强与企业负责人(出资人)的谈心谈话,经常性向指导单位传达党的创新理论,了解企业负责人(出资人)思想动态,确保企业(社会组织)站稳政治立场。抓组织生活。党建工作指导员全程参与组织生活并提前规划,确保按时完成、资料齐全,将党建“软任务”变为“硬指标”。利用线上平台、线下红色教育基地拓展学习形式,推动组织生活从室内到室外、从线上向线下延伸。抓阵地建设。党建工作指导员按照阵地建设“六有”标准,配合行业党委、企业党组织,依据实际情况,做好阵地建设规划,打造各具特色的党建阵地,确保布局规范、设施齐全、功能完善。抓党员队伍。将深挖“源头”强储备作为加强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来抓。重点从生产工作一线、35岁以下青年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做到所指导党组织储备1名申请人,每发展1名党员的同时要培养2~3名入党积极分子。

推行党建工作指导员“四个一”工作制度。一周一联系。每周至少联系1次所指导的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及时掌握企业(社会组织)和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动态,报告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变更、转让、撤销、兼并及一些对社会影响较大的突发事件、重大事项等。一月一走访。每月至少实地走访一次所指导的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关注从业人员生活情况、思想动态,及时掌握新兴领域从业人员数量规模、利益诉求等基本情况和急难愁盼问题。一季一交流。每季度轮流到非公工委交流新兴领域党员教育管理、党组织作用发挥、维护新就业群体合法权益等方面经验做法和存在的困难问题。一年一总结。每年年终向非公工委上报工作总结,重点包括指导党组织开展专题教育学习、党员发展、党建品牌打造、星级支部创建等情况。

推进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品牌建设。在非公有制企业领域,围绕左权县委产业发展规划,聚焦核桃、黑山羊、连翘茶三大地理标志产品,打造“红色引领·产业振兴”党建品牌,以党建“红色引擎”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在社会组织领域,培育“左权社工先锋”党建品牌,深入推进“青·夕相伴 守望相助”志愿服务项目,凝聚基层共建共治共享合力。针对新就业群体,创新打造“权心暖新”党建品牌,以县为单位,打造1个党群服务中心、3个暖“新”驿站、N个服务点,实现新就业群体“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能喝水、累能歇脚、活动有家、服务有场所”。深化“新社相融”党建品牌建设,促进新就业群体与社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全面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优化党建工作指导员管理制度。优化管理制度。结合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特点、党建工作指导员实际,优化党建工作指导员管理办法,出台《左权县党建工作指导员管理十条措施》,严格到岗制度、例会制度、报告制度和请销假等制度,将日常管理纳入规范化、标准化轨道,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考评赋能增效。聚焦党建工作指导员履职成效,以工作落实、党建品牌创建为重点,对高效完成任务、在品牌建设中发挥示范作用的个人给予专项加分;指导的非公经济组织及社会组织获评省、市、县级优秀党组织,或成功创建三星级以上星级党支部的,实行阶梯式奖励加分,激发党建工作指导员争先创优动力,推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