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管理“直通”新就业群体心坎(新兴领域党建)

“以前进门写信息登记需要两三分钟,要是遇到送餐高峰期只能干着急。”网约配送员吴强反映的问题正在被解决。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金星镇金塔社区银塔小区入口处,快递员、网约配送员通过扫描“友好小区通行码”完成一次登记后,即可实现便捷出入。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推动解决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关心关爱、坚持共建共治等举措,全力做好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工作,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针对吴强等新就业群体反映的问题,金塔社区党组织牵头,建立物业服务企业、新业态企业、新就业群体、小区居民四方联动机制,对“进门难”问题进行会商协调,并加以解决。

新就业群体是社会主义劳动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与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牵头,协调网信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8个部门制定《加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服务管理任务清单》,细化47条具体措施,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切实维护各方合法权益。创制“新就业群体—党员—企业党组织—‘两新’工委成员单位”四级诉求收集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通过线上征集、调研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主动征集权益保障、行业治理等方面诉求280余条,分级分类推动解决。

走进位于银川市兴庆区金茂巷的“塞上红色驿站”,微波炉、冰箱、饮水机等设施一应俱全,为过往的快递员和网约配送员提供休息和热饭的便利。“在这里,我们能休息片刻,很方便。”一名快递员感慨道。

近年来,宁夏各地充分利用高速服务区、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户外劳动者驿站等资源,建立新就业群体暖“新”驿站2077个。将已建成的暖“新”驿站信息录入到“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电子地图应用软件中,为新就业群体构建“一公里续航服务圈”。

新就业群体穿行在路上,工作在“云”端,“四季无休、三餐不定”,是新就业群体的真实写照。“我点了一份11.8元的面食,使用5元‘爱新餐’补贴券后,只花了6.8元。”饿了么外卖骑手马强说。

去年以来,宁夏在银川市金凤区试点启动“工会爱新餐”项目,新就业群体工会会员可优先享受“线上+线下”专享特惠餐食服务。同时,针对新就业群体开展医疗服务,3.5万名新就业群体免费接受体检,2.5万名新就业群体加入医疗互助保险。

新就业群体在享受关心关爱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基层治理,为共建美好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是丽水社区的兼职网格员,在送外卖的同时,也想为社区居民做点事。爱心亲民卡和办事手册我都随身装着,上面有我的名字和电话,社区居民有问题可以随时给我打电话。”“全国五一巾帼标兵”获得者、外卖配送员丁国梅说。

新就业群体穿梭在城市的“毛细血管”中,熟悉社区民情,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去年以来,宁夏推动3468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到街道(社区)报到,成为暖民心行动宣传员、政策制度讲解员、基层治理网格员。

银川市金凤区长城中路街道工会金宇名庭职工之家爱心超市里,来自美团、饿了么、京东快递等平台企业的网约配送员、快递员在货架上选取自己需要的物品。

“寺南小区8号楼一户居民家里漏水外溢,漫延到整个楼道了。”快递员亓世杰将自己发现的问题发在银川市兴庆区新华街街道双城门社区的“小巷骑兵”志愿服务群里,网格员及时跟进处理。

宁夏各地积极实施“小哥积分兑换制”,设立积分兑换超市,组建“星火骑士”“党员先锋车队”“小巷骑兵”等志愿服务队伍,建立“随时拍、随时报”工作群,发挥新就业群体的“哨兵”“探头”作用,推动“管理变量”向“治理增量”转变,让他们成为城市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

(本报通讯员 张建华)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