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江津区利用外卖骑手走街串巷、深入商家的优势,成功配合查处了一起涉案金额达65.4万元的网络餐饮服务违法案件。
据悉,涉案餐饮店通过上传虚假证照信息,在美团平台违规开设5家虚拟店铺,实际经营地址与线上信息严重不符。一名外卖骑手在取餐时发现多家店铺均在同一地址出餐,且店铺环境脏乱差,随即通过“随手拍”向几江街道市场监管所举报。接到举报后,执法人员迅速行动,经现场核查和电子取证,依法对涉事餐饮店作出了行政处罚。
近年来,江津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日渐壮大,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蓬勃兴起,聚集了大量新就业群体。截至目前,全区新就业群体共有3000余名。为更好凝聚发展合力,江津区委社会工作部组建以来,坚持党建引领,完善工作机制,利用社区便民服务中心、青春加油站、劳动者港湾等资源,分类构建广覆盖、多层次、实用化的“津新驿站”网络,提供饮水、充电、休息等20项基础服务。整合行业部门、群团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企业等力量,开展职业培训、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我为小哥办实事”系列活动17场,帮助新就业群体解决进小区难、停车难等问题20余个。
立足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江津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区市场监管局,与党员骑手建立联动机制,强化培训,提升骑手对证照查验、后厨卫生等问题的辨识能力,引导其成为食品安全“监督员”,将食品安全监管触角延伸至配送末端。
除了食品安全领域,网约配送员还充分发挥职业优势,进网入格担任兼职网格员,成为社区“流动管家”和“流动网格员”,及时反馈送单途中发现的风险隐患等,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
据了解,江津区委社会工作部将进一步联合各部门和单位完善“党建搭台、服务聚力、治理增效”的闭环机制,聚焦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和共性需求,探索推进“友好街区”“友好社区”“友好商圈”建设,构建全方位关爱体系。同时,将骑手“移动探头”功能延伸至更多基层治理场景,并持续引导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体系,为城市精细化治理注入更多“新”力量。
(本报通讯员 王豪)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