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赛里木湖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地堑湖泊和生态屏障,也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湿地公园,被誉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近年来,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生态理念,创新探索党建引领、载体激活、智慧赋能的志愿服务模式,不断擦亮赛里木湖“美丽人”志愿服务品牌,保障赛里木湖景区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
搭建立体化组织架构
以党建引领动员各方力量,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架构,凝聚工作合力。
建机制。坚持把志愿服务作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抓手,在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党工委成立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综合协调、队伍建设、组织动员、制度建设等,构建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
优队伍。持续推进志愿服务组织纵向延伸到群众、横向拓宽社会覆盖面。150余名辖区牧民从放牧人变为“生态清道夫”,1200余名机关干部、村(社区)党员、新兴领域从业人员、野生动物保护人员、摄影爱好者等各类群体化身志愿者,奉献力量。立足行业特点和区域特征,组建应急救援、护河、护水、护林等14支志愿服务队伍。
强赋能。链接自治州红十字会、公安局、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等28家单位资源,组织环保政策、礼仪规范、应急救援、服务技能等培训20余次,不断提升志愿服务能力。同时,提供防护装备配备,保障志愿者安全。
载体激活
建设蔚蓝色“守护长城”
精准对接“山水林湖草沙冰湿地”生态要素一体化保护需求,推动志愿服务标准化、规范化运行,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抓规范。制定实施《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志愿者管理办法》《志愿服务积分管理办法》,完善招募、注册、培训、审核、评定等制度,推动志愿队伍规范化运行。以推进“博温赛”文旅康养产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为契机,在门票优惠、年卡办理、婚纱摄影、团体活动等方面,给予志愿者一定优惠政策,进一步增强志愿者获得感和荣誉感。
抓活动。以帮助赛里木湖景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为目标,组织志愿者担当护水美丽人、护山美丽人、爱捡美丽人、添绿美丽人,开展“清四乱”“大手拉小手·保护赛湖蓝”“蓝盾”等专项活动,整治环境卫生、设施安全、河道秩序等问题1800余个。
抓引导。为更好地倡导生态文明理念,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倡议书、现场讲解、赠送小礼品等方式,向游客宣传环保知识,引导游客就地化身1314平方公里景区的生态监督志愿者,形成“人人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赛里木湖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标准。
多方聚力
织密志愿红服务网络
致力于打造与5A级景区相匹配的“5A级”志愿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志愿服务力度、温度、亮度。
建立“一张网”。依据赛里木湖景区分布,实行包片分区、网格化管理模式,设立志愿服务总站1个、志愿服务站点4个,为游客提供充电宝、雨衣雨伞、路线指引、信息咨询等服务。2025年春节期间,累计服务游客超35万人次,人均服务时长达56小时。
坚持平战结合。建立“一环四片多点”“车巡+视频巡”工作机制,实时监测游客流量,动态调度志愿服务力量。实行“五一”“十一”等旅游旺季志愿服务增援机制,在游客较为集中的景点、临水临崖路段、急行弯道等处,加强疏导交通、游客服务、事故处置。
强化协调联动。突出服务好环湖赛、音乐节、冰雪旅游节等重大赛事活动,党委社会工作部、文旅局、团委等部门单位形成常态联动机制,做好分析研判、系统部署,全面展现自治州“同心护旅”文旅志愿服务风采。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639.08万人次。
(作者单位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