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台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兴领域组织和群体已成为城市运转的重要力量。
如何破解这部分重要力量“组织覆盖难、活动开展难、作用发挥难”的难题?去年以来,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委社会工作部整合多方资源,建成460平方米的新兴领域区域性党群活动服务中心,为700余家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5000余名从业人员提供立体化服务,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新兴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麦积区通过筑牢“红堡垒”,用标准化阵地托起服务根基。
走进党群活动服务中心,“一厅两站四室”的功能布局令人眼前一亮。这个由国企闲置房改造的“红色阵地”,配备饮水机、微波炉等20余项便民设施,累计接待服务新业态从业者1500余人。据党群活动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科学分区不仅满足党员学习、矛盾调解等需求,健身室、图书角等休闲空间更成为外卖骑手交接班的“加油站”。通过统筹各方资源,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同步联动16个户外驿站、3个“司机之家”构建服务矩阵。
麦积区还激活“充电宝”,通过定制化教育凝聚思想共识。
“以前组织生活要凑齐党员得打几十个电话,现在党群活动服务中心每月固定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快递联合党支部书记余鸿仙感慨道。
针对新业态从业者群体党建阵地少、活动开展难等问题,党群活动服务中心通过讲授党课、专题辅导、交流研讨等形式,鼓励新业态从业者党员和干部职工自觉学习充电,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2024年以来,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已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5次、党课6场、教育培训15场,发展新兴领域党员15名。
麦积区通过架设“联心桥”,用多元化服务传递城市温度。“这份温暖礼包比我们送的外卖还贴心!”外卖骑手展示着刚领取的护膝、手套等关爱套装。党群活动服务中心通过邀请机关党组织“迈出门”,街道、社区党组织“敞开窗”,新兴领域企业党组织“请进来”形式,汇聚各类资源,开展法律咨询、健康义诊等48场活动,发放温暖礼包450份。麦积区妇联设立的“娘家人暖‘新’角”成为女性从业者的情感港湾。“来访者压力大多源于职业歧视,我们通过团体辅导帮助她们建立职业认同。”麦积区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冷可取暖、热可纳凉”的温情服务,使新就业群体归属感持续提升。
门口悬挂的“心愿树”上,便签记录着新就业群体的诉求:“商业区增设充电柜”“优化配送车辆停放区”……党群服务活动中心建立的“收集—交办—反馈”闭环机制,推动新就业群体所提的16条建议全部落实。同时,麦积区组建4支骑手志愿服务队,聘任16名外卖骑手为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发挥其“移动探头”优势,引导其参与反诈宣传、平安巡查、食品安全监督等志愿服务活动,带动全区新就业群体争当“流动网格员”“平安巡查员”和“文明宣传员”。
党群活动服务中心通过搭建交流平台,免费为全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开展商事服务、社会宣传、业内交流、团队建设等活动。相关部门定期举办经验分享会、发展研讨会,促进资源互通、问题共解。针对企业需求,邀请部门负责人解读政策,提供项目申报指导,助力企业创新发展。2024年以来,相关单位举办企业交流活动6场,有效拓宽企业思路。天水甘霖电子商务公司负责人王娟感激地说:“特别感谢政府能够给我们小微企业提供学习交流平台,不仅为企业减轻了负担,还增长了见识,学习了兄弟企业的好经验好做法。”
(本报通讯员 党为民)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