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党建引领,传承志愿精神,不断丰富志愿服务的内涵,打造志愿服务品牌,让志愿服务温暖群众心田。
党建引领壮大“主力军”
哈密市各级党组织发挥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推动在职党员干部全覆盖注册志愿者,常态化到共建社区、居住地社区报到,落实“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工作机制,深入开展新时代志愿服务活动,打造了一支以党员干部为主体的红色志愿服务队伍。发挥哈密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作用,建立“社区工作+志愿服务”协同的市、县、乡、村四级志愿服务队伍体系。建立哈密市志愿服务联合会轮值长机制,以“月月行”主题活动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长效化。链接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社工站、工会驿站,全覆盖建设志愿服务阵地,构筑起“出户可及、群众便利”的“志愿服务圈”。目前,全市共组建志愿服务队伍850支,实名注册志愿者10万余名,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6万场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21万件。广大志愿者以微光聚星河,用暖心服务、点滴善举厚植甜蜜哈密的文明沃土,让城市更有温度。
行业融合汇聚“志愿火”
各支志愿服务队伍发挥专长,在政策宣传、邻里守望、文明实践、环保行动、助老服务、青少年成长等多领域开展专题活动,全方位丰富志愿服务供给。“老曹开讲啦”“文艺轻骑兵”“阿肯弹唱”小分队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志愿宣讲活动,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健康卫士”爱心义诊、“彩虹公益”亲情陪伴等志愿服务活动,以真情服务群众、温暖民心;“我把党史唱给你听”“和谐之音”小标兵等志愿服务活动,扎实推进以文铸魂、浸润民心;植树造林、垃圾分类、“关爱母亲河”等志愿服务活动,协力守护美好家园,让环保不再是口号;“向阳大姐”“爱心妈妈帮”等志愿者队伍,让老年群体的生活不再孤独。参与“西部计划志愿者”的2700余名大学生,在哈密各行各业绽放青春风采。志愿服务活动的星火聚成燎原之势,赠人玫瑰的余香让哈密变成爱的海洋。
创新创优擦亮“金招牌”
2024年2月16日至18日,春节假期结束的时候,受特强寒潮天气的影响,4万余名旅客滞留哈密。在哈密市委的安排下,从城市到乡村,各级党组织周密安排、各族干部群众迅速行动,把被风雪围困的游客当作亲人迎到家中。他们腾房间、送被褥、做美食、赠药品,所有旅客都得到妥善安置,没有发生一起伤亡事件,很多游客与村民结下深厚友谊。这是热情哈密志愿精神融入人心的现实写照。
哈密市委坚持志愿服务标准化、品牌化、项目化、专业化建设,创新发展管理制度、激励保障、队伍建设等机制,出台了《哈密市志愿者管理办法》《哈密市暖新志愿服务十条措施》《支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留哈实施方案》等文件,不断提升志愿服务的规范化水平。各区(县)建立文明实践积分制度,通过设立“志愿集市”“爱心超市”“义工银行”等方式,以及优化以劳积分、以德养分的积分兑换模式,志愿服务内生动力得到有效激发。
“全国最美志愿者”阿不都热西提·热衣木、自治区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哈密市博物馆“红领巾”讲解员等50个先进典型载誉前行;“一张书桌”“兵妈妈进军营”“密爱相伴”“情系贫困生”“百姓汇慧惠”等一批叫得响的特色志愿服务品牌赢得群众称赞。
如何让志愿文化守正创新、让志愿精神生生不息?哈密的答案是:传承弘扬志愿精神,打造一座“蜜爱之城”,实现各族干部群众双向赋能、携手同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