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一工程” 绘就城乡社区幸福底色

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服务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县村(社区)实施“一村一警保安全、一村一教强素养、一村一医护健康、一村一邮促便捷、一村一企助发展”的“五个一工程”,探索建立由党组织统筹引领的机制,从警、教、医、邮、企五个方面强化公共服务,因地制宜探索N个创新场景的村(社区)“1+5+N”基层治理服务机制,助力全县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三个结合”定思路

蒲江县在全县村(社区)推进“五个一工程”,由县委社会工作部牵头一体谋划布局,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的精度、力度和温度。

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相结合。依托县镇村三级社会工作综合服务平台,健全“镇街呼叫、部门报到”机制,整合政府、市场、社会各方面资源及时按需优化公共服务,同时注重风险隐患排查,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关口前移。

公共服务与基层治理相结合。以93个村(社区)为基本单元,党组织统筹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群众在基层治理中的协同作用,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延伸公共服务。

平安底线与幸福高线相结合。坚持重点突出,将“一村一警”和“一村一企”作为“五个一工程”牵引性抓手,推动行业部门制定各类政策、指引10余项,实现“一村一警”护一方平安、“一村一企”助一方共富。

“面上提升”明举措

在“五个一工程”具体推进中,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方案+任务清单”的工作安排,力争三年实现“五个一工程”村村覆盖。

注重夯实治理底座。优化全县1848个网格,新设乡村集中居住区专属网格105个,实现网格设置全覆盖、零重合、无缝隙。推出“码上报”民情民意收集智慧应用场景,畅通建议收集渠道,构建社区主体、居民主人、议事协商、共建共治氛围,已解决居民需求1367个,实现“主动治理、接诉即办、未诉先办”。

注重供需适配。由县委社会工作部协调行业牵头部门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点位设置和人员配置。目前,已整合警、医、教、邮600余人的力量进网入格,建成8个社区警务团队、22个村(社区)早教室和73个村卫生室,60个村(社区)实现邮政快递进村服务,建立“公益早教+暑期托管+家庭教育+老年教育”社区教育服务体系。

“点上示范”塑品牌

坚持以点带面。按照一年试点、两年攻坚、三年全覆盖计划和“看得见、能服务、可引领”思路,强化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同向发力,协同部门和镇(街道)培育特色点位,引领带动全域建设和美乡村典范,做优做强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

注重资源整合。按照“一个平台促整合”理念,推动村(社区)以社会工作综合服务平台为载体,以“五个一工程”为抓手,充分整合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将警务、教育、医疗、快递等多元服务有机嵌入城乡社区、小区党群服务阵地,发动群众参与共建共治共享,推进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

突出多方参与。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可持续服务机制,鼓励引入社会服务机构提供特色服务,全覆盖推广志愿积分制、社区慈善基金等工作方法,多形式提升公共服务可及性、社会服务精准性。

(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