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治理“融合网” 绘就民生“幸福卷”

王卫锋 李增春

山东省寿光市营里镇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融合”创新,聚焦做优网格、矛盾调处、自治赋能、民生提质等方面联动发力,精准打通基层治理“微循环”,实现群众诉求精准响应、服务效能迭代升级、发展动能持续释放。

建强网格主阵地。营里镇按照“规模适度、方便管理、无缝覆盖、功能完善”原则,做优网格,引导党员干部“双报到”下沉网格,联动公安、司法、卫健等部门驻扎网格,开展“敲门问需”专项行动。建立诉求台账销号管理机制,组建镇综合网格指挥体系,围绕政策宣传、排查化解风险隐患等职能,完善“信息收集―问题发现―任务分办―结果反馈”闭环处置流程,构建“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的格局。

深耕解纷责任田。营里镇依托“一站式”综治中心,创新打造“红色议事厅”,对于一般的邻里纠纷、矛盾隐患,由网格员进行现场处理;对于复杂问题,通过党小组召开“红色议事会”,多方会商处置。创新推广“老支书+”治理模式,由10名经验丰富、威望高的老党支部书记和老党员担任调解员,运用“坐班接访+流动调解+案例释法”组合拳,用“家乡话”办“家乡事”,切实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

激活自治源动力。营里镇依托休闲广场、村民院落等场地,打造“庭院议事角”等特色议事场所,设立每月15号为“村民说事日”,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民意征集网络,让党员和群众代表参与集体议事、集体决策,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督”的运行机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组建红白理事会、公共设施管护协会等组织,指导推动50个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让村规民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做实民生基本功。营里镇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政府+市场”等多方共建模式,引导整合各类资源向基层下沉,集中推进一批道路硬化、镇村绿化等基础项目建设。聚焦养老、医疗、就业等重点领域,打造“15分钟便捷生活圈”,规划建设助老食堂、日间照料中心、镇级综合类医院,实现长效惠民、持续发展。针对农村信息传播特点,精心设计“村庄黑板报”,将传统宣传载体转化为集政策宣传、村务公开、文化休闲、民生服务于一体的党建引领服务矩阵,持续提升群众满意度。

(作者单位:山东省寿光市委社会工作部、寿光市营里镇党委)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