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社会工作会议和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座谈会部署,把加强新兴领域党的建设作为重中之重,通过抓实“两个覆盖”,推动新兴领域党的建设、行业发展、社会治理有机融合、互促共进,着力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建章立制
压紧压实各方责任
出台“两新”工委工作规则(试行)、“两新”工委成员单位职责、党建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等文件,优化调整“两新”工委成员单位,由14家增至38家,确保压实“管行业也要管党建”责任。成立郑州市行业协会商会党委,实施全市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建立“深化落实登记、年检、评估等登记管理工作与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同步要求”机制,将党建工作嵌入行业协会商会全生命周期。推进新兴领域“两个覆盖”,建立月总结、周调度、日更新工作机制,将“两个覆盖”工作成效同步纳入郑州市年度绩效考核,全面搭起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四梁八柱”。
上下联动
确保“两个覆盖”不留盲区
制定新兴领域党组织建立工作指引,统筹“行业部门+基层网格”力量,构建起上下联动、条块结合、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大数据+大脚板”系统摸排。联动行业部门数据、建库建档,掌握组织数量、行业分布、经营状况等关键信息。运用郑州市网格化大数据平台,精准绘制“点位图”,点对点推送至网格员;一线网格员发挥“大脚板”作用,逐户走访、重点核实、逐一登记,确保信息完整真实。“3+5”一体推进。即通过“独立建、联合建、临时建”3种方式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通过“园区、商圈、楼宇、市场、属地”5种场景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郑东新区探索完善楼宇党建工作模式,成立由楼宇物业、入驻企业组成的联合党组织。该模式已在豫发大厦等17个科创楼宇复制推广,指导成立企业党组织15个,累计发展党员33名。“领导包联+派驻指导”打通堵点。县区一级社会工作部领导班子成员分包联系乡镇(街道),深入属地座谈指导;乡镇(街道)一把手进行协调;同时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党建工作指导员派驻机制,共同找准“两个覆盖”难点堵点,一企一策推动解决。
数智赋能
诉求有效回应
用好“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依托市网格化平台打造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智慧系统。建立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数据库。集要素智能采集、信息一键上报、台账一键生成、数据实时更新功能于一体,实现线下一次采集、线上长期使用,有效减轻基层工作者工作负担。同时可自动生成新兴领域党组织一张图,实现“一屏观全域、数据时更新”,有效破解新兴领域数据庞杂、更新滞后难题,为常态化、长效化管理打下扎实基础。拓展双向交流互动渠道。开通企业家、新就业群体线上建议直通车,发布“关心服务新就业群体”“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相关建议征集和民意调查4次,形成助企纾困长效机制。建立利益诉求反映处置机制。打造“党建心连新”模块,集成暖“新”服务、建议征集、矛盾调解、权益维护等功能,与网格化平台数据联通,实现诉求建议“一键反映、智能分派、及时处置”闭环管理,同步加强数据分析研判,构建权益保障新格局。
服务精准
党建强促发展强
提升新兴领域党员教育管理质效。常态化开展“党员找组织、组织找党员”活动,排查出流动党员4780人。依托“线上+线下”双向发力,通过微信公众号、云支部APP等平台推送微党课、学习资料,利用城市驿站、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开展主题党日,确保思想不掉线、行动不掉队。以党建“组织力”赋能企业“生产力”。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建链、补链、延链”枢纽作用,引导成立无人机、人工智能等行业协会商会。试点“村社结对”帮扶工作,通过推进“组织共建、活动共联、治理共融”,13家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与村(社区)开展组织生活联办,开展公益课堂、中医义诊、惠民购活动200余场,惠及群众上万余人次。助力二七区打造“康悦汇”楼宇党建服务品牌,入驻企业280余家,带动就业3000余人,新增“四上”企业30余家,完成年税收近亿元。精准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将友好场景建设、城市驿站规范提质纳入“郑州市10项重点民生实事”,配套制定建设指引。指导中牟新区试点推出“骑手公寓”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周末妈妈”志愿服务项目,解决住房保障、子女养育等问题。以服务促融入,引导新就业群体到社区报到,组建“雷锋的士”“骑士先锋”“急救侠”等志愿服务队。通过问题“随手拍”、小事“顺手帮”等,共同绘就基层治理“同心圆”。
(河南省郑州市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