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基层治理“有力度”更“有温度”(工作实践)

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聚焦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攻坚硬仗”目标,从补短板、填空白入手,在提质量、强功能上发力,让基层治理“看得见管得好”,全力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共建共治共享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党建引领“把舵定向”,凝聚攻坚合力。紧把党建引领总航舵,将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高位推动凝聚攻坚合力。县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谋划,县委常委会专题听取汇报、部署推进,破解“条块分割、各自为战”难题,形成“县委统筹指挥、乡镇(街道)主责落实、部门协同联动”的治理合力。四项机制压实攻坚责任。印发《落实县委“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攻坚硬仗”工作方案》,明确8个方面36项任务,创新“月调度季点评、疑难会商研判、重点任务包抓、工作督帮指导”四项机制,每月跟踪进度、每季度集中点评,推动任务落地。创新试点打通“梗阻壁垒”。推进“镇街吹哨、部门报到”市级创新试点,明确县级试点单位,建立“一哨一评”机制,“群众点单、镇街派单、部门接单、群众评单”闭环全打通。

网格赋能“扎根末梢”,激发治理活力。以“多网合一、一格多用”为抓手,延伸治理触角至最末梢。科学划网建强队伍。制定《扶风县城乡网格管理服务实施细则》,优化城乡网格,选聘网格员、信息员2904名。明确网格员“日常走访、信息采集、矛盾调解、应急响应”四大职责,化解群众“家门口的烦恼”,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1.8%。创新管理激发活力。推进县(乡镇)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运行,落实红、黄、蓝“三色”预警管理,提炼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13个。实行专兼职网格员分类管理,创新“星级评定”和“网格积分超市”,网格员凭工作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数字赋能提效增速。推进“党建+基层治理”数字平台建设,在10个村试点“治理微积分小程序”,实现信息收集、问题解决等全流程闭环,问题处置效率提升50%以上。

多方协同“精准服务”,破解民生难题。聚焦群众需求,解开民生“小疙瘩”。组织引领筑堡垒。制定村(社区)“两委”换届《日程安排》,开展“村村过”研判和“廉政体检”。出台后备力量7条措施,实施“1+N”帮带(1个后备力量制定N条帮带措施),储备后备力量292名。多方参与破难题。推进“红色物业”建设,将物业纳入网格党建,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创新“三级联议”模式,破解“三无”小区治理难题。建成小区党群服务站12个、社区红色驿站7个,通过“党群议事会”解决停车难等民生小事140余件。新兴领域添新力。实施新兴领域入党积极分子专项培养计划,引导1200余名新业态从业者向党组织靠拢,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0人。成立县交通运输快递行业党委,建成“红色之家”爱心驿站23个,开展暖“新”活动20余次,引导新就业群体担任“流动网格员”,积极参与基层治理。

减负增效“固本强基”,提升治理效能。以“减负增效、强基固本”为路径,让基层工作者更加专注于服务群众。精准减负卸包袱。将基层减负纳入“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县委全委会报告等。落实村(社区)“三项清单”和工作事务准入制度,2025年以来“滥挂牌”回头看再清理摘掉不规范挂牌27块。建强队伍增本领。2024年公开招聘了30名城镇社区工作专职人员。举办“全科社工”培训班3期,覆盖140余人,推动一线人员从“专岗专干”向“一专多能”转型。典型引领促提升。培育“老罗说事”等基层解纷品牌6个,大力推广城关街道南大街社区“65511”基层治理模式、祥云社区暖“新”服务品牌等,逐步构建起“一社区一品牌、一村一特色”的治理格局。

(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