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多举措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

“每次参与这类活动,我们心里都特别温暖。我们日常送单经常是风里来雨里去,有这份关心和惦记,让我觉得一切都值得。”7月17日,在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洪塘街道的“甬爱之城·蓝色微光”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体验过驿站内义诊服务和心理疏解课堂的外卖骑手张烨航高兴地说。

外卖骑手每天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为广大市民提供方便。7点17分是他们日常配送的高峰时段,也由此衍生出了7月17日“骑士节”服务日,集中开展关心关爱外卖骑手的活动。今年7月,多地结合“骑士节”开展的系列活动掀起了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的高潮。

宁波市委社会工作部以7月17日“骑士节”服务日为契机,聚焦外卖骑手、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的实际需求,积极开展关心关爱服务活动。在海曙区高桥镇高桥社区,居民代表与外卖骑手共同切开印有“骑士节快乐”字样的蛋糕。平日里穿梭于大街小巷的骑手们难得相聚,边品尝美食边畅快交流。在温馨放松的氛围中,骑手们敞开心扉,分享各自送餐途中“最难忘的一单”。有人提到冒暴雨为独居老人送药后对方含泪的感谢,有人分享在顾客门口发现紧急情况及时报警相助的惊险时刻……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道出了这份职业的艰辛、温暖。

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万达广场,一场由佳木斯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多职能部门举办的“骑士节暖‘新’服务活动”让外卖骑手们在工作间隙中找到“小确幸”。活动现场,不仅有节日蛋糕、“清凉慰问礼包”,市中心医院、欣新向阳志愿服务队和各类社会组织还为骑手提供免费理发、法律咨询等公益服务。最重要的当数整齐排列在广场中央的50辆崭新的共享自行车,这些由企业赞助的自行车将作为“骑手摆渡车”,在试点小区投放使用。

“一些封闭式小区的订单,电动车不方便进,只能步行。”外卖骑手小安望着广场上的“摆渡车”,满眼期待地说,“等这车子投放到小区,超时单子肯定能少很多。”

让“骑手摆渡车”驶过“最后一百米”,正是回应新就业群体期盼、提升服务温度的具体行动。在佳木斯市璞院、西悦时代等试点小区,工作人员已腾出专门区域设立“摆渡车停放点”,并精心绘制小区“友好地图”,在小区门口显著位置张贴。

对外卖骑手来说,健康安全尤为重要。吉林省敦化市“小个专”党委携手胜利街道民和社区党委,为外卖骑手安排了包括血压测量、视力检查以及中医号脉等健康检测服务,为骑手们送上实实在在的关怀与温暖。

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街道在区委社会工作部、区总工会等多家单位共同指导下,发起“骑士节”主题服务活动。联合街道总工会等单位和金安居民区“银丝焕彩”志愿服务队,为外卖骑手开展了电动车安全充电普法宣传、健康咨询等志愿服务,让骑手们在忙碌的工作中,加强安全意识。

技能提升同样是许多外卖骑手的迫切需求。

在“骑士节”系列服务活动中,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委社会工作部、洛阳开放大学、古城街道联合打造的“小哥学院”也正式揭牌启用。据了解,该“小哥学院”聚焦新就业群体基本诉求,围绕技能提升、权益保障、素质拓展等方面,为骑手量身打造课程,搭建起学习赋能的成长平台。

在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区委社会工作部按照“多站融合”理念,依托清洋街道工委党校打造“小哥学院”,帮助外卖小哥、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提升综合能力。邀请人社、市场监管等部门轮番上阵,为外卖小哥送上交通安全、职业技能、权益保障等知识礼包;定期开展党的理论知识学习,让骑手党员补足“精神之钙”。

从“歇脚纳凉”到“暖心关爱”,从“健康守护”到“权益保障”,一个个具体举措落到实处,回应着新就业群体的期盼、传递着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关爱,让穿梭于城市街巷的骑手们,真切触摸到城市的温暖脉搏。

(本报记者 刘鸿桥)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