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关爱”为切口 精准服务新就业群体(学思践悟)

吴小明

根据县域实际,锚定“新兴领域党建之家”“新就业群体关爱之家”两个定位,以组织关爱、措施关爱、心理关爱为切口,实现“服务一群人、温暖一座城、激活一盘棋”的共生效应。

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委社会工作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社会工作会议和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座谈会部署要求,锚定“新兴领域党建之家”“新就业群体关爱之家”两个定位,以“三个关爱”为切口,将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纳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大格局,实现“服务一群人、温暖一座城、激活一盘棋”的共生效应。

强化组织关爱,以政治引领凝聚发展向心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突出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立足县域实际,建立“4+3”责任链条,纵向上压实“党委统筹定方向—‘两新’工委抓推进—行业党委强指导—属地镇街保落实”四方责任;横向上健全“社会工作部门牵头、行业主管部门主责、群团组织联动”三方协同。坚持“抓行业抓党建、管领域管人群”,突出机制有力、引领有魂,不断增强党建工作的辐射力、穿透力。紧密结合城镇一体化发展,构筑“蜂巢式”组织架构,以县委“两新”工委为“主巢”,成立商贸流通、外卖配送等12大行业(综合)党委;以行业管理部门、街道社区为“分巢”,对服务范围内的快递网点、外卖站点、网约车租赁公司进行全覆盖走访问需,建立新就业群体党支部4个,以扎实党建工作凝聚人心、提振信心、赋能发展。新就业群体流动性强、组织性弱,做好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必须注重系统集成、整体联动,团结调动各方力量达成共识,形成各司其职、有机协作的党建工作格局。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出台《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若干措施》,编制《新兴领域党建标准化工作手册》,形成阵地建设、组织生活制度等8类标准样式,建立选派兼职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常态开展新兴领域流动党员排查纳管,持续增强党组织对新就业群体的服务管理。

深化措施关爱,以多元服务提升群体获得感。新就业群体大多面临工作、收入不稳定,社会保障覆盖不全面的问题,归属感、安全感亟待提升。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整合政府、企业多方资源,深入实施“酉新送暖·阳光同行”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服务凝聚专项行动,有机统筹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办理、社会协理。开通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12个职能部门服务热线,发布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等25条服务清单,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技能培训、节日慰问等70余项暖心服务。建立“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为新就业群体开通保障性住房申请配租、灵活就业参保、子女入学指标申请、职业健康体检、大病和临时救助申请等5条“暖新通道”,探索专项意外伤害互助保障“一元入会计划”,推动700余名新就业群体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纳住房公积金,通过资源整合与政策支持,着力解决群体痛点。开通“酉诉即办”新就业群体诉求服务专线,坚持“一个电话、一站服务”,制定劳动权益、社会保障、职业安全等6大类24项诉求接办标准,织密新就业群体诉求响应网络,实现保障“随需可得”。

拓展心理关爱,以空间重构激活治理新动能。快递员、网约配送员承载县域70%以上即时配送需求,每天接触大量城乡居民。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构建“1+5+N”服务网络,紧扣1个新就业群体综合党群服务中心,统筹推进友好街区、友好小区、友好商圈、友好医院、友好学校等5个“友好单元”,升级改造N个暖新驿站、暖新商户和暖新食堂,通过党建强内核、阵地延触角、服务织密网,切实解决停车难、充电难、进门难等问题,打造新就业群体15分钟生活服务圈。树立“渝里酉约”等服务品牌,构建新就业群体党建品牌矩阵,通过设立“先锋骑手”“标兵主播”等方式,选树并大力宣传新就业群体中的先进典型,提升新就业群体社会工作服务的温度。坚持数智赋能,助力新就业群体融入社会治理。全域推广小区场所码,实现快递员、网约配送员扫码进小区;引导新就业群体通过“小哥来了—渝新拍”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等。

(作者系中共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委社会工作部部长)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