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多方力量 打造平安街区

浙江省海宁市海昌街道地处城乡接合部,辖区有140余家餐饮商户,新就业群体活跃。面对新居民流动性强管理难、街区商户参与社区事务积极性不足、各群体间缺乏矛盾调解平台等问题,海昌街道党委联合社会组织启动“洛隆共生街区”平安法治项目,通过平安建设系列活动的开展,激发街区商户、新就业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打造人人参与的平安共治街区。

阵地建设激活街区活力。海昌街道党委结合街区特性和需求,通过安装街区地图、展示橱窗等载体,丰富互动形式,为平安建设活动提供“阵地”。此外,海昌街道党委将反诈宣传融入街区生活场景,实现“处处有警示、时时可学习”,通过以点带面,提升整个街区的平安法治建设氛围。同时,在街区公园设置“街坊客厅”露天议事桌,鼓励商户、居民围绕公共事务“唱主角”,为“共商共治”“民事民解”提供议事协商平台,实现“小事不出街区、矛盾就地化解”。

多方参与凝聚共治合力。海昌街道各社区党组织牵头,以活动为载体,挖掘党员商户、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等力量,组建志愿服务队,通过法治街区普法宣传、街区消防全民赛等活动,增强商户与居民的法治意识;依托党员商户设立爱“新”补给站,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免费饮水、应急药品等暖心服务,同时引导快递员、网约配送员为街区独居老人提供代取快递、送药上门等服务,增强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

人人参与织密平安网络。针对街区人流量大、业态复杂的特点,海昌街道党委将宣传阵地前移,把急救知识培训、平安建设宣传等活动“搬”进菜场、商户,送到居民身边,活动累计覆盖1000余人次;另一方面,开展“小哥服务日”活动,引导快递员、网约配送员认领平安共建、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志愿服务岗,在日常配送中主动发现隐患、反馈问题。

海昌街道党委通过打破壁垒,用“双向服务”深化社区与群众的纽带,让每个群体都能在街区找到位置、感受温度、贡献力量。

(徐亚琴 闻王忠)

(责编:田宇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