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社工+志愿服务”双向联动促融合发展

为建强用好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和志愿者两支队伍,河南省委社会工作部在18个省辖市、31个社区启动实施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项目,探索“1个引领、2支队伍、3类群体、4项目标、5条路径、6重保障”的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深度融合机制。

坚持党建引领。河南省委社会工作部坚持党建引领,成立试点工作项目组,并依托基层党组织成立31支社区志愿服务队,将党建工作融入项目规划、执行与评估全过程,通过主题党日、红色教育等活动增强队伍凝聚力。试点项目组派遣22个工作组赴31个试点社区开展调研工作,发放调查问卷1087份,走访居民1100余人次,开展座谈会80场,累计收集504条意见建议。试点工作项目组成员和省级专家督导审核优化社区项目实施方案160余次,提出针对性修改意见51条,精准预判项目潜在风险14处,为每个试点社区量身定做项目实施方案。

建强用好专业社工与志愿者两支队伍。一是深化能力建设,打造专业化服务梯队。邀请高校专家、实务人才开展政策解读、案例分析、实务技能等业务培训。二是创新协作机制,激活双向联动效能。推行“专业社工+志愿者”结对模式,专业社工负责需求评估、方案制定和专业指导,志愿者协助开展入户走访、活动执行等基础工作,形成“专业社工引领+志愿者参与”服务闭环。

聚焦服务“一老一小一新”重点群体。试点项目将社区作为志愿服务的主阵地,围绕“一老一小一新”等群体和社区居民的普遍需求,坚持标准化、品牌化、项目化、专业化、常态化、长效化的高标准要求,培育了一批接地气、易参与、好开展的“小而美”志愿服务品牌。平顶山市东苑社区以“暖心互联港”为载体,聚焦新就业群体设立暖心休息站,开展交通安全培训和心理疏导、职业规划等服务。

推动试点社区实现“4个1”建设目标。每个社区每年至少培养发展1名专业社工和1个新的志愿服务队伍,设计实施1个新的志愿服务项目,形成1个新的“专业社工+志愿服务”实践案例。按照“一项目一方案、一项目一人群、一项目一品牌”的要求,搭建包含社区党员、专业社工、心理咨询师、社区志愿者等在内的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制定有针对性的项目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开发社区志愿服务品牌项目。

因地制宜开发五条融合路径。河南省立足社区资源禀赋、人口结构、文化特色等差异化特点,开发五条融合路径,推动基层治理精准化、特色化、长效化发展。一是资源整合型路径,聚焦多方联动构建服务网络。鹤壁市淇滨区天山路街道龙门社区基于辖区商业楼宇多的实际,成立“金牌楼管家”志愿服务队,将社区党员、物业服务企业负责人、网格员、社区民警、医务工作者、法律顾问等纳入进来,构建“楼管家”队伍,让志愿力量融入楼宇运营、政企服务、区域共建中。二是需求导向型路径,精准聚焦群体痛点。平顶山市宝丰县铁路街道铁北社区设计开展儿童课堂、健康成长营、亲子时光营、爱心成长营等多元化服务。三是文化浸润型路径,激活社区精神内核。商丘市睢阳区新城街道北海社区以“文化传承,你我同行”为载体,开展亲子游活动激发孩子们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志愿服务从“任务式参与”向“情感式融入”转变。四是数智赋能型路径,发挥科学技术的突出作用。郑州市惠济区大河路街道天河社区运用“云端心理守护舱”,为辖区居民开展身心健康检测,建立“心理档案库”,及时发现潜在的情绪问题或家庭矛盾。五是共建共享型路径,激发居民自治活力。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古城街道浦江社区开展“时间储值”项目,通过“服务换积分、积分换服务”的互助模式,吸引多方力量参与社区志愿服务。

六重保障为试点项目保驾护航。融合试点项目搭建制度、主体、资源、人才、监督、宣传六重保障体系,形成全方位支撑网络,为项目落地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一是制度保障筑牢根基。建立项目运营管理手册、专业文档写作与保存规范、志愿服务管理规范、数据安全协议等,实现问题发现、响应、解决的闭环管理。二是主体保障强化协同。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统筹协调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志愿服务队、社区共建单位及居民代表,形成党建引领下“专业支撑+群众自治”的协作模式。三是资源保障拓宽路径。整合政府资金、社会捐赠、公益基金等多渠道资源,结合社区场地、设施共享,形成可持续的资源支持网络。四是人才保障提升效能。建立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支持体系,开展分层分类培训课程,引入专家督导机制,打造专业化服务队伍。同时,完善志愿者招募、培训、激励机制,培育兼具服务意识与实操能力的志愿力量。五是监督保障优化流程。建立定期例会、问题台账、监督考核等制度,推行分阶段实施与动态评估相结合,提升项目执行效率。六是宣传保障扩大影响力。通过社区公告、新媒体平台、主题活动等方式,普及项目理念与成果,增强居民认知度与参与感。注重挖掘服务亮点与典型案例,塑造品牌形象,营造关注、支持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注入持久活力。

(韩江风 时琳)

(责编:田宇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