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经二路街道新建路社区位于老城区,老旧小区居多,基础设施陈旧,上下楼漏水情况时有发生,易引发邻里矛盾。新建路社区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将议事协商平台用于邻里矛盾调解,搭建“五心邻里”调解室(“五心邻里”即红心邻里、舒心邻里、贴心邻里、热心邻里、欢心邻里),让群众诉求有处说、困难有人管,从抓小事、解难事、促和谐入手,将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物业矛盾等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及时消除群众之间的隔阂、误解,弥合邻里情。
“我家仓库被水泡了,楼上邻居就是不管!”新建路社区话北小区一奶茶店店长向社区工作者反映。事情源于奶茶店仓库持续漏水,价值数千元的原材料受损。店主多次与楼上住户沟通无果,邻里矛盾逐渐升级。社区党委牵头组建调解专班,调解员多次上门实际查看,确认漏水点在二楼租户家中,租户外出不在家。面对该情况,社区调解组创新采取“三跨机制”:跨区域联系房主获取备用钥匙,跨部门联动物业服务企业勘查漏水点,跨空间搭建视频调解平台。调解员通过微信视频向租户逐条解读《民法典》第296条相关规定,用手机摄像头实时展示物损证据,确认各方责任。
“远亲不如近邻,修的是水管,保的是情分。”在协商会上,社区党委书记赵瑞的暖心话语让剑拔弩张的气氛逐渐缓和。房东主动承担维修费用,租户承诺赔偿材料损失,而受损方也作出让步,“就收个订货钱,辅材费就不要了。”调解成功后,社区建立“1+3”跟踪机制:1周内完成维修验收,3个月内每月回访漏水点。“现在楼上楼下互留了电话,下雨天还会互相提醒关窗呢!”小区自管小组长杨师傅欣慰地说。
这场纠纷的成功化解,展现了社区独创的“三步调解法”:查清事实讲法理、多维沟通讲道理、换位思考讲情理。今年以来,新建路社区通过议事协商已化解邻里纠纷23起,群众满意率达100%,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楼道,难事不出社区”。“漏水纠纷看似是家长里短,实则是基层治理的试金石。”赵瑞表示,接下来将在区委社会工作部指导下,把此次调解案例写入《邻里公约》,通过“流动议事会”、培养“法律明白人”等举措,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
(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田宇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