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这个“网红打卡地”,红砖房上的艺术彩绘朝气蓬勃,“社区会客厅”整洁明亮,停车场、智能化的城市驿站、红心蚂蚁志愿服务站等设施一应俱全……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房屋漏水、道路破损、管线杂乱、车辆乱停,让居民头疼的老旧小区。
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民主村社区视察时强调,城市治理的很多工作要靠基层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和社区这个平台去落实,要厘清城市社区职责事项,继续推动资源下沉、完善服务设施,强化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提高社区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
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原是国营建设机床厂家属区的老旧小区蜕变为居民的“幸福新家园”,得益于党建引领下的城市更新改造。
2021年,民主村成为重庆体量最大、综合性最强的改造项目之一。改造是好事,但怎么改不是易事。
居民们各有想法——年轻人喊着“拆”,老居民要求“留”。
“我们发起了‘四方议事会’。社区大小事,社区党委牵头,居民、商户、物业服务企业、设计单位等多方代表坐下来商量,有问题一起解决。”民主村社区党委书记伍成莉说。
由于重庆的特殊地形,社区有不少梯坎。对于梯坎怎么设计,居民争相出主意:“台阶能不能多几阶?”“出口方向得改,万一老人病了,救护车能少绕几步路!”为了这十几步梯坎,社区工作者跑了11趟现场,设计师把方案改了又改。最终,梯坎的坡度和方向综合居民的建议进行了调整。
2023年4月,民主村社区城市更新项目一期完工并正式开街亮相,不仅连通了附近的杨家坪商圈和万象城商圈,还打造了社区会客厅等公共服务空间,初步实现“居民新家园、商圈新纽带、创业新天地”的目标。
为了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社区党委还打造“行走的党课”,通过强化理论学习和思想引领,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社区院坝等地点开设15分钟“微课堂”,开展老党员“理论故事会”和“院落板凳会”,用方言讲政策、以案例解难题。
民主村社区里60岁以上的老人有2400余人,其中三分之一是空巢老人,“做饭难”是老人普遍面临的问题。对此,社区党委积极推动社区食堂建设。
食堂建在哪里?怎么保障价格可承受,饭菜又美味?社区党委选择了中心广场旁边的便捷地段,又挨家找商户谈合作联办。如今,在社区食堂,只需15元,就有20个菜品自助选,食堂的饭菜香飘出了社区,连上班族和游客都慕名而来。
与此同时,社区党委积极开展“银龄守护”行动,通过老党员带新生代,组建“红岩先锋服务队”,为独居老人提供送餐、维修等服务;成立“党员+网格员+志愿者”服务专班,开展“民生攻坚”行动,认领“老旧电梯更换”“楼道照明改造”等民生项目,切实解决居民问题,推动社区治理与服务双提升。
民主村社区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每年列出10件民生实事,并且公布在社区会客厅。这些民生实事有大有小,但都是切实为居民服务的实在事。
今年3月,民主村社区开启了居民生活圈提质升级——55栋房屋屋顶漏水专项整治工程已经完成,为居民解决了“老大难”问题;社区穿梭巴士即将开通,腿脚不便的老年人将过上招手即停的出行生活……随着民主村社区城市更新项目二期稳步推进,社区的市民活动中心启动建设,民主村社区的“村晚”大舞台也在打造中。
如今的民主村,成了居民留得住乡愁、看得见未来的幸福家园。
(本报记者 刘鸿桥)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