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央社会工作会议强调,继续抓好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和改革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以“联新聚力”行动为抓手,坚持党建引领,健全工作机制、深化改革发展、搭建服务平台,全面推进行业协会商会规范发展,促进行业协会商会在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聚焦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需要,大力实施“联新聚力”行动,开展“联商同行”活动,通过联合行业协会商会主管部门,健全制度机制、理顺管理关系、加强服务管理,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强化自身建设、规范行业自律,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理顺工作机制,筑牢组织根基
健全党建工作管理体制。构建各级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统筹协调,社会工作部门指导推动,登记管理机关、行业管理部门、业务主管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群团组织协同发力的党建工作管理架构。出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细化25条责任清单,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实行归口管理压实责任。落实“管行业也要管党建”要求,成立市本级“两新”组织行业(综合)党委(党总支)13个,明确首批78家市级行业协会商会主要行业管理部门,制定“两新”组织行业(综合)党组织运行规程(试行),细化行业党委职责、任务清单,明确各级党组织的职责分工。建立行业协会商会联席会议机制,制定监管事项清单和重点名录等。
健全组织体系夯实基础。建立行业协会商会登记注册同步开展党建工作、年报年检同步检查党建工作、评先评估同步评价党建工作的“三同步”机制,全市121家行业协会商会中,有88家建立了党组织,实现“党建入章”,新兴领域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工作质效持续提升。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强行业规范
突出强化行业监管。开展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专项行动,严把年检关口,指导规范换届、开展活动,清理整治“僵尸型”行业协会商会,推动行业协会商会管理规范有序。9个行业(综合)党委制定行业廉政管理规范,78家行业协会商会制定行业自律公约,开展乱收费治理行动,减免企业负担,惠及市场主体788家,推动行业协会商会管理规范有序。
整合优化结构布局。实施优先培育一批特色产业行业协会商会,优化一批作用发挥较好、具有示范效应的重点行业协会商会,激活一批活动不正常、不规范的行业协会商会“三个一批”行动,优化培育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领域行业协会品牌。加快全市行业协会商会的结构调整,实行直接登记,重点发展现代农业、海产品加工、文化旅游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协会,重点行业社会组织占比25.8%。分类处置低效协会,通过业务指导、资源整合等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量。
支持能力提升转型。编制政府职能转移目录,26家社会组织入选承接政府购买服务推荐名单。通过“现场+直播”形式培训700余名从业人员。成立社会组织(党建)孵化中心,提供孵化培育、能力建设等服务,入驻及壳外孵化企业19家,培训3000余人次。
专项行动引导自治。开展“党建领航+”系列行动,推行“支部+协会+经营户”共治模式,建立“消费投诉马上办、我来办”快速处置机制,培育“诚信示范店”37家。组建网络“大V”队伍,打造“暖冬行动”等网络公益品牌,传播正能量。成立22家调解组织,持续开展“法律服务配送”,护航企业健康发展,营造行业协会商会发展优良环境。
搭建桥梁优化服务,激发行业活力
发挥近企优势促进行业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积极服务会员企业。北海市女企业家商会牵头在生物科技、特色农业、文旅民宿等领域投资项目10余个,与北部湾经济区多个城市达成产业协同发展协议,助力企业拓展市场。
发挥近商优势服务经济建设。100多家商会、企业参与“走出去、请进来”招商活动,成功签约项目,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挥行业优势融入基层治理。引导行业协会商会贴近群众提供服务,开展乡村振兴、捐资助学、环境保护、义诊支教等公益活动420余场次,惠及群众9万余人,累计捐款捐物160万余元。
(本报通讯员 李富星 谭蕴恒 覃丹娜)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