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北部湾畔,侨港镇是知名的渔业重镇。北海市银海区侨港镇水产协会坚持将“支部建在渔港上、党建融入渔业中”,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渔业振兴动能、基层治理效能,让党旗在海上空中高高飘扬,为渔民打造“暖心港湾”,助力渔业振兴与社会和谐稳定。
针对党员渔民因常年在海上作业而存在的组织生活难开展、学习时间碎片化等问题,协会党支部利用返港休整、伏季休渔等窗口期,扎实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将理论学习紧密结合广西发展实际和渔业转型升级需求,引导党员和会员们破解发展瓶颈,拓宽致富路子。协会党支部通过党员带头、会员联动的方式,打造“一站式服务”,为渔民提供商业信息、法律咨询、后勤补给和渔船维修等服务,实现“渔民在哪里,党组织的工作就延伸到哪里”。
协会党支部以“平安渔港、和谐家园”为目标,积极参与基层治理。一方面,发动党员、渔民及渔船主组建治安巡逻队,每日开展巡防,严厉打击渔产品交易过程中的不合规行为,守护渔港“公平秤”,同时由党员带头开展船舶安全巡查和政策宣讲,将工作延伸至渔船与海面,营造公平有序的交易环境。另一方面,注重矛盾纠纷化解,创新成立“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室”,推出“凉茶调解法”,依托法院、司法、公安等多方力量,形成多级联动、高效解纷工作闭环,实现“小事不出港、大事不出镇”,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沿海地区落地生根。
协会党支部成为联系渔民的重要纽带。通过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在服务渔业生产、促进渔民增收、带动文旅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协会就像一个大家庭,党支部就是我们的‘定盘星’。”一位老渔民感慨地说。协会将党建工作融入渔业发展血脉,既开辟了集体经济增收新路径,又带动渔民实现转型就业,推动传统渔业向“渔业+文旅”多元业态升级,走出了一条集体增收、渔民共富、产旅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本报通讯员 李富星 谭蕴恒 覃丹娜)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