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链融合” 激活新兴领域党建“红色引擎”

李明清 王玮 吕阳

河北省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以“组织链、服务链、产业链”三链融合为抓手,持续理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机制,不断增强党建工作合力,探索出一条新兴领域党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建强“组织链”,夯实党建工作根基

构建上下贯通的组织体系是新兴领域党建的首要任务。渤海新区黄骅市健全市委“两新”工委运行机制,出台《市委“两新”工委成员单位及工作职责》,将23家市直部门纳入工委委员单位,通过议事协调、督查落实等制度,明确“谁来干、干什么、怎么干”的责任清单,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针对“两司两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网约配送员、快递员)等重点群体,依托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部门成立网约配送、快递、交通运输3个市级行业党委,定期开展行业党委书记党建述职,压实“管行业也要管党建”责任,实现行业管理与党建工作同频共振。在功能区党建架构优化上,推动5个功能区成立企业党委,由功能区党组副书记任书记,职能部门负责人任委员,并在组织部门设立企业党委办公室,确保党建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同时,持续推进“两个覆盖”工作,依托“摸排、筛选、核对、立账”四步工作法,建立“一企(社)一档”信息数据库,通过单独建、联合建等方式实现新兴领域党组织应建尽建,选派党性强、业务精的党建工作指导员,常态化开展“问题帮办、助企发展”活动,提升党组织建设质效。

优化“服务链”,打造暖心赋能生态

渤海新区黄骅市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行业与属地双向发力的管理模式,建立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分析问题、制定措施,构建多方协同的服务机制。以“寒可取暖、暑可纳凉、累可歇脚”为标准,整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银行网点、餐饮店铺等资源,建成19家暖“新”驿站和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配备休憩、急救、充电等设施,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等多元服务,打造“15分钟服务圈”。创新“爱心商户联盟”机制,为3家爱心商户挂牌“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爱心服务站”,拓展服务场景。常态化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慰问活动,举办“文明骑行安全配送”“普法宣传进社区”等专题讲座,覆盖新就业群体200余人次。聚焦“六个友好场景建设”,打造社区、市场、商圈等友好场景67个,解决网约配送员“进门难”等问题,增强群体归属感。通过制发《倡议书》,引导200余名从业人员到社区报到,参与基层治理,推动其成为文明新风践行者、业态发展奋进者、基层治理参与者。

激活“产业链”,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围绕绿色化工、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渤海新区黄骅市成立产业链党委,吸纳25家重点企业党组织“聚在链上”,将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按照“精心选择、倾心打造、恒心持抓,确保有特色、能培育、可示范”的标准,成功打造河北鑫海化工集团党委、河北凯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河北鑫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党支部等三个省级党建示范点,有效激发党建活力。依托“三师”助企服务站开展助企惠企服务,组织“三师”助企服务团与各功能区直属单位党委、服务企业全部签署公益服务协议书,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搭建双向服务交流平台。建立“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提供线上线下咨询、业务申报辅助、全程帮办代办等一站式服务120余次,解决企业痛点难点。常态化开展党建工作指导员“问题帮办、助企发展”主题活动,帮助非公有制企业纾困解难,有效化解信访问题。为强化创新赋能,组织科技成果直通车、惠企政策解读、银企对接等活动,助力企业把握政策红利,申报科技创新项目。开展“零发明专利大走访”,先后帮助5家企业完成专利质押融资,4家企业在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试点平台完成5件产品备案,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撑,实现党建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融合共赢。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以“三链融合”破解新兴领域党建难题,通过组织链强基、服务链赋能、产业链增效,构建了“党建引领、资源整合、多方协同、共建共享”的新兴领域党建新格局。这一实践不仅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了暖心服务,更以党建“红色引擎”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未来,渤海新区黄骅市将继续深化“三链融合”机制,推动新兴领域党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书写更多“党建强、发展强”的生动篇章。

(作者李明清单位为河北省沧州市委社会工作部,作者王玮、吕阳单位为渤海新区党工委黄骅市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