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绣花功夫描绘善治图景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路径。上海市坚持以人为本、系统治理,以网格工程、连心工程、家园工程、强基工程、动员工程、赋能工程等“六大工程”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为基层减负赋能,着力提高基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织密建强组织体系。着力构建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四级联动体系,形成“全区域统筹、多方面联动、各领域融合”的工作格局。全面落实驻区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报告”制度,常态推出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持续实施“班长工程”,选树担当作为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典型。持续加大从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力度。

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平。通过完善网格划分标准,推进综治网格、警务网格等“多格合一”,全面整合乡镇(街道)管理力量,推进条条协同、条块联动和政社互动,夯实联勤联动力量,形成基层治理合力。推动乡村治理积分制在涉农乡镇(街道)全覆盖,逐步将人居环境、移风易俗、垃圾分类等村级治理重点难点纳入积分体系。推广“全岗通”制度,要求社区工作者“一专多能、全岗都通”,细化做实首问接待、错时工作、包块联系、日常巡查、组团服务等工作机制,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科技助力基层减负增效。落实“减证明”“减挂牌”“减台账”“减报表”“减考核”等措施,坚持做到“应减尽减、可减可不减也要减”,完善村(社区)工作事项准入管理规则,系统化建立专题调研、督办推进机制,分解落实减负工作任务。不断深化“社区云”基层治理数字化平台应用与创新,把AI技术接入“社区云”,通过数据共享,助力工作流程再造,将社区管理、民生服务等功能融为一体,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江海交汇处,风从东方来。检验基层治理成效,关键看群众能否获得更多看得见、摸得着、有感知的体验。做到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以人民为中心”是出发点和落脚点。上海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推出务实举措,以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绘就激荡人心的新风景。

(本刊编辑部)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