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心”聚合力 破基层治理难题

郝胜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是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是落实中国式现代化战略部署的必然要求,更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关键举措。湖北省黄石市深入贯彻中央社会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系统化思维破解治理难题,以创新实践激活基层活力,推动基层治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成功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基层治理“黄石路径”。

织密红色网络,筑牢基层治理主心骨

基层治理的成效,根本在于党的领导是否坚强有力。黄石市始终以组织建设为抓手,构建起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为基层治理筑牢主心骨。

完善组织体系。构建“村党支部——村民小组党小组(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和“社区党委(总支、支部)——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党组织体系。探索“链式党建”模式,在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等6条重点产业链组建综合党委,组建美团优速、万顺叫车等党支部,实现新兴领域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健全工作机制。建立高规格协调推进机制,形成“党委统筹、部门联动、社会协同”的工作格局。完善“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等民主决策制度,规范基层议事决策程序。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实行“三规范一清理一准入”,推动城区“一套基础表”改革试点,持续开展基层“滥挂牌”清理。

加强队伍建设。实施“红色头雁”工程,选优配强村“两委”成员,开展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健全“四岗十八级”职业体系,完善培训机制,强化激励保障。打造397个“暖新驿站”,服务新就业群体。

聚焦民生需求,搭好基层治理连心桥

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黄石市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基层服务的精准性和便捷度,畅通与群众的连心桥。

优化服务供给。建立以群众满意为导向的服务评价机制,通过政策制定听民意、政策落实靠民督、落实效果由民评,不断提升服务质效。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推动630名县级以上领导班子成员每年领办1~2件民生实事,以实际行动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大冶市搭建“民情通”平台,围绕“大闭环”工作机制压实责任解决民忧。

创新服务方式。运用信息化手段,打造智慧社区服务平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推行“红色代办”服务,帮助解决行动不便群众的办事难题。持续推广应用“红石榴·黄小驿”云上暖“新”驿站,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多元化服务。

加强特殊群体关爱。建立健全老年人、残疾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助餐助管等服务。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站,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打造新就业群体子女暑期“爱心托管班”,破解新就业群体子女暑期看护难题。

激活共治力量,画好基层治理同心圆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黄石市以党建引领多方共治为抓手,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共同画好治理同心圆。

用好自治组织。完善村(居)民自治制度,加强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建设,规范村(居)务公开。阳新县开展“湾组夜话”、西塞山区搭建“左邻右里”议事协商平台、开铁区组建“微管家”队伍,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用活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为社会组织提供场地、资金、培训等支持,助力社会组织成长。推进全省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工作,引导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为基层治理提供丰富资源与专业服务。

用实群团组织。构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与基层党组织紧密联动的工作格局,将群团组织的优势与基层治理的需求精准对接,推动群团组织深度参与社区议事协商。黄石港区南岳社区妇联“巾帼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关爱妇女儿童等活动,不断为社区治理注入新的活力。

强化法治建设,稳住基层治理定心盘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基层法治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最后一公里”。黄石市始终以法治建设为保障,聚焦矛盾化解和公共安全,筑牢基层平安基石。

化解信访矛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建立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通过“五项机制”统筹重点工作。发挥信访督查专员作用,推动化解复杂疑难信访事项。健全信访与纪检监察机关联动机制,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提升信访办理质效。

创新多元调解。整合部门与社会力量,形成多元化调解体系,探索建立“网格发现、社区呼叫、分级响应、协同处置”机制,黄石港区推行非警务矛盾纠纷分流化解处置、下陆区创新“社情、访情、警情、案情、舆情”“五情”处置法,切实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就地化解。

保障公共安全。实现“雪亮工程”视频监控系统城乡全覆盖。在社区推行“民警+网格员+志愿者”联动巡逻机制,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通过“法律进社区”“以案释法”等活动提升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和法治素养。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黄石市将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基层治理的精细化、多元化成效,推动全市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成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服务推动全省支点建设提供坚强支撑,为全国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更多“黄石经验”。

(作者系湖北省黄石市委副书记)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