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纸箱、填充泡沫垫、放置物品、封装、张贴标识……一条龙式操作下来,杂乱的物资被整理成一个个严实的包裹,引得台下观众连连叫好。这是江西省赣州市“虔能杯”新就业形态领域(快递员)劳动和技能竞赛上的一幕。
随着电商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快递业务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首位,2024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500亿件。然而,行业高速发展背后,“技能参差不齐、服务标准不一、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逐渐凸显——部分快递员存在分拣效率低、配送路线规划不合理、应急处理能力弱等情况,不仅影响用户体验,更制约着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在此背景下,全国多地掀起快递员技能竞赛热潮。一场场汇聚行业精英的“技能盛宴”,不仅是对快递员专业能力的集中检阅,更以竞赛为纽带,激活了快递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为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玻璃制品须用塑封膜妥善包装;使用胶带的宽度和数量需要符合“瘦身胶带”的行业规范;在多物品收寄与派送环节,快递车内的快件摆放顺序和派送路线的合理性同样在评分范围内……竞赛也考查快递员的服务细节。8月27日,第四届北京市邮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决赛举办。竞赛包括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两部分内容。理论知识考核涵盖相关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快件收派、分拣、安检等专业知识及智能技术应用、行业绿色发展等新知识新技术;技能操作考核主要包括派送路线设计及实施、多物品收寄、问题件处理、可疑件现场处置等内容。“通过竞赛,激励广大从业人员立足岗位、建功立业,为推进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首都邮政快递服务水平作出贡献。”北京市邮政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快递员不只是“送货”的,更是连接供需的“服务枢纽”,需要懂技术、会服务、善应急的复合型能力。多地创新“政企校协同”模式,提升快递员职业技能。
在9月12日举办的2025年“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赛——全省邮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期间,武汉商学院与多家品牌快递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将在快递专业学科设置、共建员工培训基地、深化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加强协同,共同推动高素质快递物流人才培养。
过去,快递员往往被视为“体力型岗位”,职业发展路径模糊。如今,竞赛为快递员搭建了“成长阶梯”。
在福建省泉州市第七届邮政快递业职工技能竞赛中,来自8家邮政快递业的32名选手同台竞技,最终评选出快件处理员组及快递员组金牌。按照当地政策,“快件处理员”项目个人总分第1名的选手,可按程序申报“泉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快递员”组第1名选手授予“泉州市技术能手”称号,银牌选手获评“泉州市金牌工人”。这种技能与荣誉挂钩的机制,打破了快递员“体力型岗位”的刻板印象,增强快递员的职业荣誉感,也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快递行业,为行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从“送包裹”到“送服务”,从“拼速度”到“拼质量”,多地快递员技能竞赛正在重新定义快递行业的价值。这场技能比拼,不仅锤炼了一支高素质的快递员队伍,更以技能为笔,书写着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本报记者 刘鸿桥)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