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上党建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学思践悟)

张圣祥

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座谈会指出,突出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着力健全党的组织体系,着力强化政治引领和服务管理,着力完善党建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安徽省马鞍山市委社会工作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社会工作会议和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座谈会部署要求,以产业链联合党委为引擎,始终坚持把战斗堡垒建在“链”上,把服务保障抓在“链”上,把创新动能聚在“链”上,推动形成“党建引领、政企对接、互助共赢”的新发展格局。

织密组织体系,筑牢“链上堡垒”

搭建“1+1+X+N”工作体系,积极探索“园区党工委(行业协会)引领、产业链党委联抓、X家产业链企业联动、N家职能部门联推”的产业链党建“四联模式”。成立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党委和绿色食品产业链党委,由园区牵头,分管市领导任党委书记,统筹协调各方资源、明确职责分工、完善运行机制,为拓宽合作渠道、集聚发展要素、搭建共享平台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党的工作与产业链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同步落地,积极提升链内企业“两个覆盖”质量,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单独组建党组织。

创新服务机制,优化“链上生态”

制定《马鞍山市产业链党建联合党委运行规则》,建立议事协商、服务清单、活动轮值、联系帮扶、链上导师、责任考评、经费保障等7个运行机制,实现党建资源共享、党员人才共育、组织活动共办、产业发展共谋、工作联比共评等5大工作目标。按照“围绕链条抓服务、凝聚力量抓帮办”的思路,出台《涉企部门联系服务产业链实施办法》,压实涉企部门责任,整合各类政策资源和涉企服务人员、党务工作者队伍,精准提供政策扶持、创新培育、要素对接等惠企服务,解决企业发展“卡脖子”难题,引领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和县新材料产业链联合党委针对链上企业生产经营难题,创新构建“三链融合”模式,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循环,创造产值超十亿元。

聚集优质资源,激活“链上动能”

实行人才资源联育联用,推进产业集群内技术人才互派、业务骨干传帮带、交流学习研讨、营销经验共享等机制,提升整体竞争优势。推行产学研联接联通,促进链上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举办人才沙龙、创新创业大赛、产学研交流会等活动,实现“党建搭台、产学联合、人才互通”。积极推进“链内帮扶”,引导龙头企业与上下游中小企业结对共建,带动优质资源向产业链集聚。通过争取项目、资金、政策等方式,支持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和投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互联互补。当涂县构建“1个园区党工委+2个产业链党委+X家链上企业”组织体系,整合全县资源,招引重点项目60个,发放“强链贷”4.2亿元,推动智能家电、生命健康等产业集群年产值超230亿元。

织密毗邻网络,深化“链上共建”

围绕“党建聚合力,共建促发展”的目标,紧扣长三角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推动与毗邻地区结对共建,变“各自为战”为“群策群力”,实现互利共赢。在资源共享上,共建制度机制、共育党群阵地、共促品牌打造;在产业发展上,实现招商信息互通、产业发展互动、科技创新互联;在人才培育上,互派挂职干部、探索人才共享。雨山经开区与南京建邺高新区联手,创新构建“零距离”区域党建共建模式,围绕“1+1>2”的跨区域产业发展格局,先后吸引20余家南京企业相继落户园区,促进双方党政交流、产业发展、干部培养等多方面合作,实现从“党建共建”到“全方位共建”。

(作者系中共马鞍山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