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技术向乡村延伸,直播助农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以“新农人”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成为农产品推广、农民致富的新动力。北京市密云区委社会工作部坚持党建引领强根系,凝聚新就业群体力量,推行“社会工作部牵头、乡镇主抓、企村配合”的联动机制,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乡村全面振兴,有效激活密云区涉农网络主播的“澎湃动力”。
坚持目标导向,推动主播“拢”起来。密云区委社会工作部坚持党建引领,以党组织为推动力,整合镇域农业资源和人才资源打造“党建+电商+产业”模式,构建三级联动服务体系,打造产销衔接的全产业链。联合区委网信办、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区总工会、团区委等区委“两新”工委成员单位,积极协调指导各属地开展网络主播、直播电商富农直播工作,积极构建“社会工作部门指导推动、行业主管部门各负其责、属地承接落地”的工作格局,确保新就业群体富农直播工作统得起、兜得住、管得好。健全体系机制,出台《关于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构建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责任体系。提升工作实效,制定《密云区关于探索开展网络直播、网约家政行业党建的若干措施》,将网络直播等行业纳入党建工作范围。通过属地链接、集中座谈、进点聊天等方式,将党的工作延伸到各助农主播基地,让网络主播了解党的最新政策。压实行业部门“抓行业抓党建、管领域管人群”工作责任,定期开展新就业群体情况梳理统计。指导各属地将网络主播等新就业群体相关信息录入北京市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信息系统新就业群体板块,为把网络主播等新就业群体党员有效组织起来,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坚持问题导向,助力口碑“好”起来。密云区委社会工作部健全属地与新就业群体的党建工作双向沟通互动机制,探索属地、园区引导网络主播高质量开展助农直播的有效路径。河南寨镇党委指导各村第一书记立足本村优势对接域内电商企业拓展销路,主动解决政策、技术、物流等难题,利用电商企业资源向社会各界推介河南寨镇特色农副产品,走出了一条产业体系完善、人才队伍壮大、电商直播与助农深度融合的特色乡村振兴之路。区委社会工作部将网络直播等行业纳入党建工作范围,制定8项重点措施,通过党组织应建尽建、加强关心关爱、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及诉求响应等工作,确保助农直播抓得起来、推得下去。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巨各庄镇党委,下拨扶持资金,指导密云区天葡庄园党支部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电商模式,组织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网络直播助农活动,让葡萄等优质农产品搭上电商快车,打造良好的品牌口碑。针对密云缺少互联网平台企业及分支机构的客观情况,区委社会工作部指导乡镇组建以党员为主的直播团队,定期开展短视频制作培训,并设立“党员助农直播间”,通过田间直播、采摘体验等真实场景提升信任度。试点建立“党员责任田”溯源机制,在天葡庄园成立由2名党员组成的“品控小组”,从采摘、分拣到打包全程参与监督。每箱产品附上庄园的地址和联系方式,出现问题可直接联系庄园客服进行理赔,倒逼品质提升。
坚持需求导向,助力乡亲“富”起来。针对党员网络主播等新就业群体作用发挥不充分、对新就业群体关爱凝聚不足等问题,密云区委社会工作部开展“密云‘新’锋尚”党建品牌建设,起草《密云区新就业群体“友好密云”建设导则(试行)》《密云区新就业群体友好社区建设指引(试行)》,通过树立友好理念、建设友好场景、打造友好设施、提供友好服务、助力友好成长、形成友好治理等六项“友好”行动,引领全区各行业主管单位、属地辖区、重点企业及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助农直播,全面提升助农直播形象。在前期调研基础上,与巨各庄镇党委建立困难农户动态台账,为困难农户优先安排直播档期,指定党员主播进行“一对一”帮扶,在直播间详细讲述农户的故事,并协调物流企业给予运费补贴,确保农户“零负担”增收。联合重点乡镇指导网络主播化身“乡村推介官”,通过制作短视频宣传全区旅游资源,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密云观光旅游,带动了民宿、餐饮的发展和特色农产品销售。积极探索“电商+新农人+直播”营销模式,培育本土主播积极参与地区产业规划和助农直播带货。
(作者系中共北京市密云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区委“两新”工委书记)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