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温度融入商圈沃土(新兴领域党建)

“在商圈这片沃土上,党建不是抽象概念,而是融入每个商户日常经营、每位从业者工作生活的实在力量。”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东茅岭街道党工委书记任鸿初深有感触地说。近年来,岳阳楼区委组织部、区委社会工作部指导区内商圈组建党委,引导入驻企业和经营户建立党支部,通过在商超休息区设置党员报到点、楼层长逐户上门摸排等方法,推动“口袋党员”亮明身份,实现党的组织应建尽建,党员全部纳入管理。

“那天在商场休息区看到党员报到点,我决定亮明身份,想着多尽一份力,为身边有需要的人帮个忙、添份暖。”在三眼桥街道花板桥商圈打工的党员周女士说。在花板桥商圈党委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活动时,党员志愿者宋嘉玲带着登记表在商户间穿梭,“有位开服装店的党员大姐,起初担心亮明身份会影响生意,我们反复上门讲解政策,还请老党员跟她交流,最后她不仅主动报到,还成了我们的义务宣传员。”宋嘉玲介绍道。此次行动中,岳阳楼区5个商圈共识别流动党员45名。

“建立了党组织,党员找到了娘家,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东茅岭街道组织委员古恋介绍。针对商圈党员工作时间分散的特点,洛王新天地商圈党委指导步步高党支部以“党员沙龙”“午间微党课”“周末议事会”等形式组织党员学习。“我们做零售的,白天根本抽不出整块时间学习,‘午间微党课’就像及时雨,十几分钟的时间,既能让我们了解政策,又不耽误做生意。”步步高超市党员店长彭伟香说。该商圈打造线上线下两个阵地为党员赋能,线下发放学习资料600余册,线上开辟“云端课堂”推送资源230余期,让商圈党员随时随地“充电蓄能”,让组织生活既“接地气”又“聚人气”。

商圈党支部不仅开展组织生活,还牵头协调解决楼宇内企业遇到的困难。岳阳礼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东茅岭商圈内一家科创企业,曾因研发场地发愁。东茅岭商圈党委了解情况后,主动对接园区,不仅为其找到了100多平方米的研发空间,还协调减免了前半年的场地租赁费用及水电费。“这为我们节省了大量成本,让我们能把更多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上,现在产品已经进入试生产阶段了。”公司负责人欣慰地说。商圈党委还设立服务站点,利用商会平台为非公有制企业解决各类难题。在“扫楼问需”行动中,东茅岭商圈党委联合税务、人社等部门,为商圈内企业协调解决融资、政策咨询等需求58件。

格兰云天大酒店、天虹百货党支部打造的“暖心红色驿站”,以多元服务架起党群“连心桥”。驿站配备休息桌椅、冷热饮水、清凉物资等8项设施,日均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100余人次,成了快递员、外卖骑手的“流动之家”。“夏天来杯冰镇花茶,手机没电了随时充,太方便了!”骑手小林称赞道。驿站还延伸服务至居民:母婴室有护理台、温奶器,解了带孩子家长的急;免费乒乓球馆成了邻里切磋的乐园。从新就业群体到周边百姓,驿站用贴心服务让党建温度融入日常,成了商圈里的“暖心纽带”。

“之前和雇主因为加班费的事闹得很不愉快,眼看着就要打官司,劳动争议调解室及时出面,不仅帮我们理清法律依据,还耐心给双方做思想工作,最后达成了和解,既省了时间又没伤和气。”说起劳动争议调解室,快递员小赵连连点赞。天伦城商圈党委联合司法、市场监管部门及商户代表成立劳动争议调解室,吸纳网红店主、外卖站长等28人进入调解队伍,成功调解劳资、合同等纠纷190余起,实现“小事不出楼、大事不出圈”。设立“党员示范岗”26个,引导商户参与“诚信经营承诺”,86家“党员示范店”在湖南省旅游发展大会期间零投诉。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商圈党组织将党建工作融入商圈发展全链条,助力商圈发展取得实效:“党建+人才驿站”培训1920余人次,带动就业600余人;引入茶颜悦色等连锁品牌32家,丰富了商圈业态;打造“洞庭渔歌小镇”,推进岳阳楼历史文化示范片区建设,夜间消费破3.68亿元。

(本报通讯员 李立邦)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