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荔林叠翠、红果压枝。这千年荔韵、悠悠水乡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涵江区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有效串联起组织合力、文化传承与民生幸福的生动写照。
“以前村里有事,找人来解决需要很长时间,现在是党员主动上门,大小事都有人管。”涵江区双福村村民老郭指着家门口的环湖步道高兴地说。这一变化,源于涵江区系统构建的“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单元”五级联动体系。该区将党组织力量深度嵌入治理末梢,推动资源下沉、服务前移。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党员干部在民生实事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引导群众共同参与村庄事务。在双福村,村“两委”紧扣“抓党建、强治理、促振兴”的主线,通过选优配强班子成员、打造多功能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党员责任区等一系列举措,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组织强了,人心齐了,发展就有底气了。”双福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郭玲玲感慨道。
涵江区深耕荔林水乡千年传承的文化底蕴,让传统文化成为凝聚民心的精神纽带。拥有10余棵700年以上树龄古荔枝树的双福村,已连续七年举办荔枝文化节,推动古荔林变成村里举办乡村晚会、民俗展演的百姓大舞台,村民自编自导的《荔香千年》《双福人家》等节目广受游客赞誉,文化认同感和乡村凝聚力显著提升。“古荔寻香”步道上,村民主动担任文旅讲解员,娓娓讲述“贡品荔”的千年传说;“共富工坊”内,老手艺人带动游客一同创作,推动木雕、剪纸等传统手工艺活态传承,让古厝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间相映成趣;木兰溪畔,治水护绿成为村规民约的重要内容,生态保护理念深入人心。一颗颗荔枝果实串起“一村一品”富民强链,文化传承“软治理”带来了乡风文明“大提升”,村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成为涵江乡村治理最动人的风景。
涵江区推动治理力量从“单打独斗”向“握指成拳”转变,构建起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依托莆田“全市一张图”大数据指挥调度平台,建立网格员、社区工作者、党员志愿者、执法人员等多方联动机制,高效流转处置民生诉求,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在推动共治过程中,涵江区还注重搭建民主协商平台,全面推行“村民议事”“近邻协商”等机制,广泛吸纳村民、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参与公共事务。双福村创新实施“整村运营”项目,通过村民会议、共富议事厅等民主形式,广泛吸纳民意、汇集民智;乡村能人、企业和社会组织被引入治理网络,共同参与资源对接与项目运营。“水清了,荔枝甜了,客商多了,日子越来越舒心。”村民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治理为民的初心。
荔红千载,水润万家。涵江区以党建为引领、以文化为底蕴、以融合为动能,通过强组织筑牢根基、兴文化凝聚人心、聚合力共享发展,在荔林水乡铺展了一幅基层善治、乡村和美、群众幸福的壮美新画卷。
(本报通讯员 张晓君)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