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委社会工作部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效能大提升行动”书记项目为牵引,通过精细网格服务,强化示范带动,让“红色引擎”推动基层治理向精细化、高效化迈进,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建引领,压实责任解难题
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效能大提升行动”书记项目为牵引,坚持以上率下,“关键少数”带头领办,市委书记牵头引领,多次赴社区调研指导,推动清理标识标牌、精简台账报表等工作。同时,注重成果运用,将项目完成度、党员群众满意度等综合指标纳入党委(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强化示范引领,挖掘亮点经验,打造“两代表一委员常态化履职”“头雁工程”等特色党建品牌。
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加强“两代表一委员”工作的部署要求,积极推动“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创新,让代表委员沉下去办实事。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开通“两代表一委员”履职通道、各地区建立“两代表一委员”联络站,充分发挥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扎根基层的优势,通过座谈交流、走访调研,将服务触角延伸至田间地头、居民院落,收集社情民意,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将“问题清单”变为“幸福清单”。
凝聚民心,“红色网格”优服务
深耕细作“党建引领、法融网格、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模式,让治理触角向群众家门口延伸。
在集宁区,不断深化“红色网格”建设,凝聚共驻共建合力。选优配强“三户四长”,配合网格长核实更新居民信息、处理居民诉求,实现矛盾纠纷不出网格。进一步优化升级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形成“一刻钟党群服务圈”,成为网格凝聚民心的“红色家园”,让居民群众“走得进、坐得下、经常来”。同时,建立“吹哨报到”机制,联动多方力量共同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打造一系列议事协商品牌,如“老郇调解室”“吉祥议站”“逢三说事”等,拓宽群众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
在兴和县,派出所民警兼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推动警务与网格深度融合;社区组建“1+N调解小分队”,整合民警、村干部、乡村能人等力量,在家门口化解矛盾纠纷,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示范带动,全域治理促发展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强化示范带动,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组织体系,将党建工作与城市基层治理、服务群众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在察右前旗,围绕辖区单位、企业、居民等群体实际需求,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打造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圈”,组建民生服务工作队、党员志愿服务队,推出“帮您办”“帮您修”“帮您送”等服务项目,及时解决居民“小事、急事、难事”。玫瑰营镇推行“有事前商量”机制,村民代表、技术人员共议“巷道亮化工程”,推动安装太阳能路灯,实现全域照明覆盖。
在察右后旗,通过党员干部联合办公、设岗定责等方式,打破区域管理体制壁垒,组织“行业部门”综合执法监督,“群团社团”协力优化服务,“片警骑警”护航火山景区,通过党建引领、多方协同,推动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中共乌兰察布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