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新”领域 激活“新”力量

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面对新兴领域在组织形态、就业方式、劳动关系和思想观念上呈现出的新特征,党建工作必须坚持守正创新,走出一条符合其发展规律的有效路径。

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筑牢“桥头堡”。加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要坚持顶层设计与整体谋划,织密组织网络。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宏观指导,社会工作部门归口指导,行业主管部门具体推动,街道(园区)社区属地管理的工作格局,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链条,避免出现“责任盲区”。各地可依托园区、楼宇、平台企业、产业链龙头等,因地制宜组建党组织。积极探索流动党员党组织、线上党支部等新模式,推动党的组织有效嵌入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实现“应建尽建”,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通过工作重心下移,资源力量下沉,推动各级领导干部直接联系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重点人群,深入一线调研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各项任务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培育融合嵌入、推动有效的组织生态,激发“内动力”。党建工作的生命力在于与业务发展、社会治理同频共振、深度融合。要紧紧围绕生产经营、技术创新等企业发展的核心环节设计党建载体,将党的组织力转化为破解发展难题、提升竞争力的强大推力。将党建工作与做好新就业群体的思想引导和关爱服务紧密结合,搭建暖“新”友好场景,畅通诉求表达渠道,积极协调解决新就业群体的劳动保障、法律援助、子女入学等急难愁盼问题。同时,引导鼓励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参与基层治理,形成助力基层治理的良性循环。把建强人才队伍作为关键一环,通过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提升党建工作指导员专业化水平、提高新兴领域党员思想政治素质,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形成多维整合、机制长效的保障机制,稳固“大后方”。加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必须要有完善的资源保障和长效的运行机制作为支撑。加强经费保障,通过多种渠道保障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有稳定经费来源。用好信息化手段,精准掌握、动态更新党员数据,通过线上平台开展组织生活、学习培训,破解新兴领域党员分散、时间难协调等问题,提高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和吸引力,打造永不掉线的“线上阵地”。同时,通过精心培育和选树一批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新兴领域党建品牌,发挥其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新兴领域党建是一片亟待深耕的沃土,实践证明,唯有以更新的方法、更实的举措,才能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新兴领域的发展优势,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磅礴的“新”动力。

(本刊编辑部)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