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委社会工作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兴领域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持续加强新兴领域党的建设,注重抓覆盖强基础、扬优势重创新、建机制促融合,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强化党建引领体制机制保障
大连市委把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纳入市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年度要点,市委书记多次走访调研指导,分管市领导累计批示30余次,确保新兴领域党建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大连市优化市委“两新”工委运行机制,调整确定35个成员单位,建立健全22个市级行业党组织,压实行业管理部门和业务主管单位“管行业也要管党建”责任,健全完善园区、乡镇(街道)综合党委,在全市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管理体制。
着眼压实工作责任,将党建工作纳入全市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以及全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具体指标。每年召开市委“两新”工委全体(扩大)会议,印发年度工作要点,向各地区下发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全力推动重点任务落地见效。2024年和2025年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423期、培训党员2.3万人次,建成大连市新兴领域党员教育培训基地,不断夯实党建工作基础。
聚力推进“两个覆盖”
相关部门本着科学统筹、精准高效的原则,高标准高质量推动重要环节、重点任务落地落实落细。按照统一部署,组织力量对市场部门注册企业、人社部门“社保缴费”企业、税务部门“实际纳税”企业进行多轮对比核筛,确定非公有制企业摸排基数。建立500强企业、上市公司等重点企业和社会组织台账,及时按层次、按地区分发到位,采取“基层干部普遍摸、机关干部重点摸、部门单位联动摸”方式,“拉网式”开展实地摸排。
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相关部门指导各地区、各单位做好分析研判,把基层党组织能建的先建起来,对于工作难点,集中时间和精力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务实举措,确保工作有章可循、有的放矢。与此同时,扎实推进省级以上园区、重点商务楼宇等党建工作,各区域党的组织覆盖均取得新提升。紧扣自身职能职责,大连市委社会工作部领导班子遴选20家未建立党组织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和重点社会组织作为工作对象,带头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带动12个地区社会工作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同步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推动组建党组织16个,创新建立“数智先锋”产业链联合党委和甘井子区物流园区联合党委,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构建新经济组织党建新格局
针对石化产业占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四分之一以上的实际,探索建立长兴岛石化产业链联合党委,将恒力石化作为链主企业,吸收35家产业链企业和属地党委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以党建链引领产业链,赋能经济效益提升,20家链上企业2024年产值达到2500亿元,同比增长25%。
大连市在推动海洋、工信等部门打造海鲜预制菜万亿级产业集群、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过程中,同步推动党建工作。相关部门指导市政府经济合作办公室持续探索异地商会“六联动”(商会党建与推进以商招商联动、商会党建与助力招才引智联动、商会党建与传承红色文化联动、商会党建与发展统战事业联动、商会党建与创建精神文明联动、商会党建与履行社会责任联动)工作法,通过搭建“对接平台”、抓好“以商招商”等途径,推动51家域外行业协会商会、38家驻大连异地商会建立招商合作伙伴关系。
推动税收“亿元楼宇”组建“融合体”党组织,建立活动共联、问题共商、发展共议、资源共享机制,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动能。锦联大厦党建“融合体”吸引100余家科技企业入驻,年营收突破60亿元。同时,深化推进党建强企惠企试点工作,优化大众一汽发动机、大杨集团等大型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党组织设置,把党组织延伸到重要业务板块、分支机构和项目团队,广泛设立党员示范岗、责任区、先锋队,引领党组织和党员在攻克核心技术、促进产业振兴等重大任务中贡献力量。
促进新社会组织健康规范发展
大力实施社会组织“红社铸魂、诚信执业”行动,发挥律师、会计师、税务师、资产评估和异地商会等行业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正常运行的社会组织“党建入章率”达到100%,创新创设“领耀民非·共启未来”“连商风采”等行业特色载体活动16个,推动党建工作与社会组织发展有机融合。
坚持“脱钩不脱管”,明确127家行业协会商会主要行业管理部门,推动行业管理部门履行党建工作、业务指导、行业监管等责任。制定《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职责分工(试行)》《行业协会商会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2025年工作要点》,进一步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和监管边界。组织开展“社区有你‘会’更好”主题活动,第一批19家行业协会商会为城市社区、农村提供服务47项,同时依据行业协会商会特点组建19支城市社区、农村志愿服务队。
坚持引导社会组织党组织主动融入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促进资源整合、互助合作。市银行业协会、市保险业协会联合开发上线“掌连金融”一站式服务平台,首批收录42家银行信贷产品近400款、23家保险机构保障产品近200款,帮助成功对接金融需求46笔,授信1.2亿元。
强化新就业群体凝聚服务
督促指导网信、交通和邮管部门落实“管行业也要管党建”要求,推动建立健全交通运输、“小个专”(网约配送)、快递、出租汽车4个市级行业党委,紧盯加盟企业、合作企业、基层网点,把服务送进去,把组织建起来。建立“红骑士”“红蜂团”2个党员共建群,将快递员、网约配送员党员全部组织起来,定期推送典型事迹、政策解读、党建知识,用“真关心、真要求”与新就业群体拉近距离。举办全市首期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示范培训班,围绕党的创新理论、行业发展、权益保障以及党建工作实务等内容,帮助45名参训学员开阔视野思路、掌握知识技能、明确工作方向。
召开“问需”“问计”“暖心”座谈会,探索推行“党员——党支部——行业党委——行业管理部门”诉求表达“直通”机制,及时帮助解决快递员、网约配送员“进门难、上楼难”等问题。探索建设集服务、保障、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海之骑”24小时智能驿站,以点带面丰富拓展全市1620个“爱心驿站”服务功能,提供便捷服务2万余次。制定出台2025年凝聚服务新就业群体16项实事清单,协调医院为1176名快递员、网约配送员开展免费体检活动,确定命名全市首批50家暖“新”食堂和54家暖“新”饭店,推广9.9元新就业群体专属套餐模式,超2万名新就业群体受益。
组织开展“我爱大连,‘小哥’行动起来”活动,组建“爱心车队”“反诈先锋”等志愿服务队564个,带动全市1.6万名快递员和网约配送员争做“社区流动网格员”“食品安全监督员”“绿色包装宣传员”,累计服务居民2.8万余人次。
(辽宁省大连市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