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

赋能加力,实现“双向奔赴”

辽宁省葫芦岛市深入推进新经济组织党建“双争示范”(全市设立150名共产党员示范岗,市县两级确定100个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联系点)、新社会组织党建“双百覆盖”(推动党组织班子成员与管理层实现“双向进入、交叉任职”100%,“党建入章”达到100%)、新就业群体“双向奔赴”,创新实施新兴领域“惠企强基”争先工程、“播种蓄能”专项工程等,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新兴领域高质量发展。

“暖新聚力”,让关爱实实在在

葫芦岛市针对“如何构建友好环境”“社区服务力量延伸不够”等关键问题,积极探索开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创新打造“暖在滨城”特色社会服务品牌,组建一支由全市快递员、网约配送员为成员的“红色骑士团”,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使基层治理工作更加高效精准。

葫芦岛市积极探索建立“市委‘两新’工委——行业主管部门——企业属地——平台企业”的“3+1”联动工作体系,市委组织部、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场监管局等多部门联合开展全市快递、外卖配送领域全覆盖摸底排查,摸清平台企业经营状况、区域分布、党组织建设及党员数量情况,建立快递、外卖配送行业党建工作台账,定期调度摸排更新党建信息。搭建起“平台企业——行业主管部门——属地街道社区”的三方联络网,同步积极探索新兴领域发展党员举措,开展“播种蓄能”专项工程,推行“1+1”双培双带模式,指定党员业务骨干担任培养联系人,加大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发展工作力度。截至目前,葫芦岛市69家快递企业、11家网约配送企业中61家快递企业、9家网约配送企业均已实现党的组织覆盖,有独立党支部7个、联合党支部18个,共收到新就业群体入党申请书155份,确定入党积极分子60名,预备党员4名。

为尽快解决快递员、网约配送员“大件货”派送难、小区“找楼难”等难题,葫芦岛市创新打造“暖在滨城”特色社会服务品牌,依托现有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物业服务中心等综合服务设施,按照“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能喝水、累能歇脚、行可充电”的标准,为全市4003名快递员和网约配送员升级打造了155个“暖在滨城”城市爱心驿站,免费提供歇脚饮水、设备充电等12项服务项目。同时,以商业网点较为密集的连山区、龙港区为试点,在社区、小区门岗空地等区域设立小区地图指示板,协调物业服务企业规划网约配送员专用停车位,并按照行业标准为快递员配备小区快递收发专用车,快递员、网约配送员佩戴“暖在滨城网格员出入证”可进入小区,有效解决了网约配送员“进小区难”“找楼难”等末端配送问题。

与此同时,葫芦岛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若干措施(试行)》,推出“暖在滨城”兼职网格员项目,搭建问题线索“随手拍”平台,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平安创建、文明宣传、社区服务等基层治理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吸纳729名快递员、网约配送员担任社区“兼职网格员”,引导“兼职网格员”通过“随手拍”等形式参与异常情况预警、突发事件直报等基层治理工作。葫芦岛市委社会工作部针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工作地点不固定、空闲时间“碎片化”等特点,多频次、多时段开展爱“新”免费体检活动,惠及快递员、网约配送员、货车司机、网络主播等新就业群体300余人。同时,会同市律师行业协会开展“法暖新途”公益行动,开通援助专线,为生活困难新就业群体实时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让新就业群体体验暖“新”服务的同时,充分感受城市的友好善意。

“惠企强基”,激活发展“红色动能”

葫芦岛市全域推进集聚区“惠企强基”行动,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委“两新”工委组织市、县、乡三级党员干部直接联系全市重点非公有制企业,以推动县级“两新”工委实体化建设为抓手,构建“‘两新’工委——园区党工委——属地——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党建工作体系,推动实现组织覆盖从“有形搭建”向“有效运转”跃升,探索“‘两新’工委+企业党委+党支部”模式,推动规模以上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重点企业单独组建党组织,并纳入县级“两新”工委直接管理。

深入实施“共产党员先锋工程”,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健全完善党员志愿服务、党员承诺践诺制度,探索建立党员应急动员作用发挥机制。开展“党旗在一线飘扬”活动,调动新兴领域党员在重大项目推进、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印发《中共葫芦岛市委“两新”工作委员会工作要点》,部署全年重点工作,形成“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难题共解”的协同工作模式。

编制《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指导员工作指导手册》,对党建工作指导员工作情况实行“一查一考”,有效提升党建工作指导员履职能力。开展新兴领域“新锋领航”共产党员示范岗及党建工作联系点确定工作,共设立150名共产党员示范岗,市、县两级共确定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联系点100个,其中重点打造京东、顺丰、饿了么、美团等5个平台企业新就业群体党支部阵地建设,不断深化“抓两头带中间”辐射示范效应。创新制定新建党组织经费即时拨付、新就业群体党支部专项补助等5项差异化保障政策,构建党费项目立项、基本制度落实的全方位保障体系,有效破解新兴领域新建党组织启动和运转的资金保障难题。

“双化双百”,凝聚行业向上力量

葫芦岛市实施“双化双百全覆盖”工程,突出抓好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健全体制机制,提升整体效能,发挥功能作用,聚力打造新社会组织党建高地。

高位统筹,建立“统得起”的统筹机制。葫芦岛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新兴领域党的建设工作,建立定期研究决定社会组织工作重大事项制度,调整确定“两新”工委成员单位33家,市委专门设置“两新”工委专职副书记1名,明确三名兼职副书记及其职责作用,建立“两新”工委联席会议等工作制度。分类指导,织密“兜得住”的工作网络。对无业务主管单位的95家社会组织,纳入市委“两新”工委社会组织综合党委直接管理;对有业务主管单位的社会组织,全面落实“管行业也要管党建”要求,推动业务主管单位和行业管理部门落实主管主抓责任。在全省率先发布全市性行业协会商会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手册网页版,有效规范葫芦岛市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推行“双化”工程,今年以来,全市6个县(市、区)已全部完成“两新”工委、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实体化,市县两级“两新”工委直管党组织153个,直管党员1191人;深化“双百工程”,2024年7月,在全省率先出台全市性社会组织审核办法,市、县两级先后开展社会组织负责人审核,重点考察社会组织负责人政治忠诚、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等情况,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负责人管理,加强社会组织“关键少数”政治把关,促进社会组织领域党风廉政和规范化建设,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截至目前,市本级审核社会组织43家、287人,县区审核社会组织182家、533人。开展社会组织负责人审核把关的同时,同步推动党组织班子成员与管理层实现100%“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党建入章”达到100%,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从一名网约配送员的荣誉时刻,到无数新兴领域劳动者的获得感,葫芦岛市正以“凝新赋能”的针脚,继续为新兴领域“加力”,一针一线织就“双向奔赴”的画卷。

(辽宁省葫芦岛市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