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就业群体工作重要论述,积极认领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课题,探索“1345”模式(“一条主线”即“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三级平台”即企业平台、属地平台、县级平台;“四个主体”即企业协商、工会落实、部门联动、政府解决;“五道关口”即提出要约、解疑释惑、推举协商代表、突出协商重点、形成集体合同草案),建立健全“双培双带”、会员管理、职代提案、集体协商等制度,在依法保障新就业群体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为切实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更好服务这一群体,宜丰县因势利导,积极创新探索,实施了一系列关心服务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举措,有效增强了新就业群体的获得感和社会认同感。
聚焦“一条主线”
党建引领。行业(综合)党委、企业支部依托互联网平台、产业园区、商圈楼宇等阵地,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对全县新就业群体开展政策宣讲活动,选派党员干部到新业态企业蹲点指导,推动党建工作与工会工作同频共振、融合互促。
组织延伸。以“党政所需、职工所盼”为原则,建立“双培双带”制度,推荐培养党员、劳模,带头参与社会基层治理工作、带头立足岗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服务赋能。通过建立平台互动通道、聘请社情民意观察员、组织专题座谈会等,畅通沟通渠道收集建议。统筹各方资源,组织开展网络直播、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举办快递物流行业劳动技能竞赛、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等活动,为新就业群体注入新动能。
搭建“三级平台”
企业平台重入会。以12家头部平台企业在宜丰分支机构为关键,抓大带小,以点带面,集中力量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工作。2025年,全县共9家头部平台企业在宜丰分支机构建会,新发展新业态劳动者会员347人。
属地平台重管理。以村(社区)为抓手,在11个社区建立了新业态联合基层工会,健全完善工会会员管理机制,加强新业态工会会员流动人员管理,及时做好会员的录入、流转和变更。
县级平台重指导。将新就业群体入会服务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精心谋划部署,定期开展县级总会对下服务指导,定点联系并指导下级工会组织建设、党建带工建、文体活动以及困难职工帮扶等工作的开展。大力推进驿站建设,帮助新就业群体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联动“四个主体”
建立“协商圈”。针对职工劳动报酬、培训、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等切身利益问题,收集新就业群体意见建议,组织“三师”团队协助群体代表与企业进行协商协调,以签订行业集体合同的形式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联合职工代表大会上就职工切身利益问题形成提案。
当好“娘家人”。将涉及新就业群体的合理化提案,主动交办职工所属新业态联合基层工会,把更多的资源和服务赋予新就业群体,全力做好“四季歌”“两癌”筛查、赠送意外大病团体综合保障互助计划等常态化工作。
打好“组合拳”。针对提案内容涉及子女托管、安全出行、技能提升等问题以及对社会治理方面的意见建议,按照“党建引领、工建开路、多建跟进”的思路,整合部门资源,配合开展“微心愿”活动、免费托管班、急救知识培训、道路安全知识培训等。
共绘“同心圆”。针对提案内容涉及的难题,发挥工会桥梁纽带作用,广泛倾听职工呼声,提交县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解决,切实把好的意见建议转化为政府工作的具体抓手。
严把“五道关口”
提出要约。在县总工会的指导下,分行业由职工工会负责收集有关资料和职工意见,充分酝酿沟通,针对新就业群体的意见建议和诉求,形成准备协商议题向公司提出要约。
解疑释惑。邀请相关行业专业律师对职工提出的意见建议和诉求开展讨论,面对面进行答疑解惑,确有需要规范和改善用工环境的指导形成文字材料,为开展集体协商提供先决条件。
推举协商代表。由各行业新业态企业职工工会分别组织推选3名职工作为协商代表,行业工会主席担任首席代表,负责整理职工意见资料,并督促企业在5至15个工作日内回复要约。监督公司规范用工,跟踪督促劳动合同履约情况。
突出协商重点。根据不同行业领域,不同情况特点和职工意见建议,对快递物流、外卖配送、货运物流、网络直播行业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划分,主要包括最低工资、物质补助、职工轮休制、职业技能培训、女职工权益保障等重点。
形成集体合同草案。公司正式回复要约后,县总工会派出分管领导、集体协商指导师和律师一同参与,召开协商会议展开正式协商,在协商代表、公司以及指导人员的共同参与下,最终形成有行业特点的集体合同(草案)。
经验成效
实现了资源共享。村(居)党群服务中心,平台企业“一室多用”,开辟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活动共享空间,建设党组织、工会活动场所。
建立了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将新就业群体会员纳入系统管理后,会员信息更新及时率从70%提升至95%,工会活动参与率提高了40%,进一步提升了会员归属感;更精准地掌握会员需求,实现服务精准对接,开展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今年5月开展宜丰县总工会家政服务培训班,为有特殊困难的会员提供精准帮扶,提升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做到了职工提案有回应。通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联合职工代表大会,共收到职工代表提案65件,58件合理化提案得到解决,解决率89.2%。
构建了企业职工和谐劳动关系。通过严把“五道关口”形成集体提案,促进新就业群体集体协商机制的广泛推行,多部门结合自身职责,积极参与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工作,共建高效能、高水平的协商协调平台,劳动争议案件数量逐年下降,和谐劳动关系企业的比例逐年上升,合力构建健康有序的新业态劳动用工环境,有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