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播”讲好谷城故事

邱慧月

当直播间的镜头对准田间的辣椒地、茶园的晨雾,当主播的话筒里传出乡音与产品的故事,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的乡村正借着“村播”的东风焕新颜。谷城县委社会工作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锚定直播电商赋能乡村的机遇,把党组织的优势嵌进“村播”发展的全链条,让小屏幕成了连接城乡的“桥”,让主播们成了乡村振兴的“兵”,更让一个个“谷城故事”在镜头前鲜活起来。

党建铸魂:为“村播”立根定向

“以前直播都靠自己摸索,缺设备、没门路,播了大半年也卖不动产品。现在园区党组织牵头,暖‘新’驿站能借设备,银行上门谈贷款,心里有底了!”中国有机谷电商产业园主播的话,道出了不少“村播”的变化。

中国有机谷电商产业园作为襄阳市首家国家县域直播电商基地(村播学院),为谷城县深耕“云端助农”筑牢了战略支点。在此高起点上,谷城县委社会工作部联合该产业园,启动“千名红领主播孵化计划”,以“党建引领+数字赋能”为核心,打造“乡土红色直播间”,将直播间变成推广农产品、传播乡土文化、拉动乡村旅游的融合平台。

通过支部带头播、联盟聚力干、多方联动推,这股力量直达乡村末梢:五山镇熊家岗村支书安坤领着村干部轮班开播,干辣椒制品畅销全国;盛康镇以“党建+园建+群建”模式,将统战、工青妇力量拧成一股绳;冷集镇召开“凝聚直播力量,赋能乡村振兴”座谈会,共商主播规范与产业推广;石花镇妇联牵头成立“村播联盟”,50余名主播从“单打独斗”变“集体冲锋”。

“党徽戴在胸前,就得对乡亲们实在!”五山镇班河大峡谷景区负责人张建武是一名党员主播,直播时总把党徽别在显眼处。他在老土坯房前播景区栈道,也帮村民卖土鸡、黑猪肉、野生黄精等土特产,一年播150次,销售额130万元,还带动村里老人、残障人士务工。

赋能提技:让“村播”能播善播

“第一次对着镜头,嘴都张不开,现在能对着上千人讲茶叶的故事啦!”湖北玉皇剑茶业有限公司的茶农老李,是园区直播培训班的“毕业生”。

为让“村播”从“敢播”到“会播”“播得好”,谷城县委社会工作部助力乡镇举办电商直播技能培训班,开展直播实训课,邀请优秀电商企业、电商平台结合自身案例授课,现场教学指导。通过打造标准化直播间、开展分组直播PK赛、模拟真实带货场景等形式,让“村播”从业者在实践中快速掌握流量运营、粉丝互动、产品转化等技能。

“每月都有老师来,从怎么布景到怎么和粉丝唠嗑,手把手教。”五山镇熊家岗村村民王大姐以前在家待业,跟着学了三个月直播实训后,现在成了“辣椒主播”,一场直播能卖200多瓶辣椒酱,“不光挣了钱,人也自信了”。她乐呵呵地说道。

“以前我代表村里推介土特产、公益服务和产业发展动向,现在通过培训可以更系统地学习短视频制作技巧,把村庄拍得漂亮、讲得响亮,推介得更广,让更多人认识村庄、爱上咱们村。”石花镇将军山村推荐官秦云感慨道。

融合发展:用“村播”激活全局

茶企“播”富农。“直播不光让茶叶卖上价钱,连茶园都成了打卡地,游客来采茶,咱又多份收入!”湖北玉皇剑茶业有限公司以“茶产业+助农+直播”模式,带茶农实景展示采茶、制茶,用“生活式直播”讲述生态优势,以“团队式直播”表演手工杀青技艺,借“活动式直播”联动茶产业竞赛,既打响了品牌,更让周边茶农户年均收入显著提升。

文旅“播”出圈。张建武的直播间里,班河大峡谷的7.8公里栈道、高山放养基地火了,游客跟着直播来打卡,景区成了“湖北省夜间消费集聚区”,村民开起农家乐。“以前守着山愁挣钱,现在游客多了,日子红火了。主播们还成了‘文化代言人’,播堰河村的茶旅故事,说熊家岗的辣椒史,有人看了直播来问咱村的老手艺,咱还把剪纸、编筐子也挂上了直播间。”张建武兴奋地说道。

巾帼“播”出彩。8月7日,谷城县村播妇联成立暨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在谷城有机谷电商产业园召开,来自12个乡镇的18名村播女性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属于她们的“温暖娘家”诞生。“要团结引领行业女性,听党话、跟党走,紧跟时代步伐,推动妇联工作和行业特色深度融合,为谷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交出巾帼答卷。”新当选的“村播”妇联主席刘旭话语坚定。

从产业园的专业主播到村里的“土专家”,从卖特产到讲文化,党建引领下,谷城县的“村播”正把田间地头的烟火气、山里的好货、乡村的新貌,通过屏幕传向远方。这镜头里的谷城故事,正汇成乡村振兴的“好声音”,让大山里的希望,随着直播信号越传越远。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