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熟面孔” 共建家园有担当

代乾焜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要全面落实党的领导,健全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

新就业群体是社会主义劳动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高质量党建是破解新就业群体发展困境的“金钥匙”,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定县通过织密组织网络、优化服务保障、创新共治机制,让党的关怀温暖新就业群体,激活其参与基层治理的“红色动能”,实现新就业群体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党建赋能,条块结合强凝聚。贵定县切实发挥县委“两新”工委牵头抓总作用,通过行业管、属地摸、群团助等方式,着力把新就业群体吸引过来、组织起来、稳固起来。在“条”上,发挥县级行业主管部门、协会等作用,摸清新就业群体从事行业、所属站点、人员分布等特点;在“块”上,通过街道和社区工作者包联、网格员入户上门等方式,及时将500余名新就业群体纳入网格。针对快递员和网约配送员群体,推动美团建立党支部;针对大量小散网点,由行业党委组织开展党员“双找”(党组织找党员,党员找党组织)活动,分类组建片区党组织,将摸排到的流动党员全部纳入管理。利用宣讲团、劳模工匠“送课上门”、开设线上“微课堂”,线下开设技能比武,不断提升党员能力。通过线上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站点坝坝会等,收集问题需求,找出平台企业与职能部门资源,形成关爱服务补短计划清单。

精准服务,点面提升幸福感。县委“两新”工委联合各行业(综合)党委针对反映突出的进门难、矛盾纠纷化解慢等问题,实行定制服务。以需求为关键,遵循就近便利原则,有效规划网约配送员停车位,行业部门审核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资质,将数据信息共享至物业服务企业或社区,解决快递员、网约配送员进门难等问题;以资源为链接,整合工青妇、属地党(工)委和交通运输、市场监管部门等资源,制定10个暖“新”项目,打造8个暖“新”驿站,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技能提升、心理咨询、权益维护、休息歇脚“不打烊”贴心服务;以活动为纽带,组织节日暖“新”、技能竞赛等活动,向快递员、网约配送员发放新春福包、保险暖“新”礼包;以项目为试点,链接50余家商户资源,提供消费折扣、歇脚服务等,并以积分兑换的形式,动员新就业群体参与志愿服务;全方位、立体式创建友好社区、友好街区的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职业认同感。

多方共治,双向赋能激活力。针对新就业群体反馈诉求,通过建立清单将诉求分为“立即办”和“长期办”两种类别,形成“收集—分类—办理—反馈—回访”闭环管理机制,更好地帮助解决新就业群体实际问题;组建2支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队伍,动员198名新就业群体到社区报到,通过“随手拍、随手帮、随口宣、随时看”等多种方式形成积极参与城市基层治理机制,推动社区治理精细化;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作为民情收集员、文明倡导员、政策宣传员、安全预警员、民生监督员、百姓勤务员“六员”作用,形成“服务—参与—反哺”的良性循环机制,初步构建起新就业群体与社区“双向奔赴”的治理生态。

(作者单位: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定县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