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达尔罕社区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专业社工带领志愿者、志愿者协助专业社工”融合发展模式,以“五维赋能”为主要创建路径,实现从“碎片服务”到“生态闭环”的转变,推动志愿服务在助力基层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党建引领搭平台,推动“组织共育”。以往专业社工服务单纯依托政府项目开展,属于“看天吃饭”,持续性不强。达尔罕社区将政府、企业、慈善等各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社区党组织领办的形式,注册成立社区专业社工组织——达尔罕居民服务中心,推动形成社区党组织引领带动、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组织运营实施、本地社会力量多元支撑、志愿者广泛参与的格局,激发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的“内部造血”功能。
人才培养增力量,推动“队伍共建”。依托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机制,从辖区共驻共建单位抽选20名党员志愿者成立“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推动“工作在单位、服务在社区、奉献双岗位”成为常态;以辖区社会组织专业社工、持证社区工作者为骨干,招募一批致力于专业社工工作的志愿者组建“社工达人”志愿服务队;从辖区居民中挖掘和培养一批“志愿服务主理人”,成立“专业能人”志愿服务队。同时依托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每季度对志愿者开展培训,提高志愿者服务意识、服务技能,提升志愿服务活动专业性和有效性。
专业牵引造品牌,推动“项目共创”。以购买服务等形式引入专业社工资源,组织专业社工实地指导志愿服务项目筹划培育,将专业社会工作理念融入志愿服务项目设计与管理,实行专业社工与志愿者同调研、同筹划、同实施、同评估、同提升的“五同”模式,以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为基础,合力打造“温智夕阳”志愿服务实效项目,构建“有温度、有智慧、可持续”的养老服务关爱网。探索实行“专业社工带动示范、志愿者跟班学习、志愿者亲自实施、专业社工跟踪督导”的“双嵌入”路径,推动志愿服务从“零散化”向“专业化”升级。
资源整合建场所,推动“阵地共享”。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整合现有公共服务设施资源和各部门统筹资金,投入60万元建立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服务室,坚持科技赋能,设置科技服务设备8台,做到有场所、有设施、有制度、有标识,不但为专业社工提供了服务活动场所,还为志愿者提供了实践平台,实现统筹使用、协同运行,打造了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综合体。
融合创新做“桥梁”,推动“场景共营”。充分利用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试点建设契机,争取项目、争取资金、争取资源,把社会服务资源及活动引入社区,进一步推动空间嵌入,不断扩大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的“朋友圈”。同时全面摸清辖区社会服务组织服务资源,结合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形成“服务清单”。定期组织志愿者到社会组织服务阵地开展集中服务,实现供需双向互动、精准匹配。
(作者系中共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旗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