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志协同赋能儿童茁壮成长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牵挂,更是社会活力的源泉。在社区的方寸天地间,孩子们的课后托管、兴趣培养、心理疏导等需求,牵动着无数家长的心。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板桥乡文萃社区聚焦少年儿童成长需求,深入探索“育童共建、与童共治、护童成长”新模式,采用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方式,将儿童成长所“求”、志愿者所“为”、社会力量所“助”紧密结合,推动社区儿童服务精细化、常态化、暖心化发展,延伸社区志愿服务专业化、多样化,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社志共融:从需求到行动

文萃社区成立于2020年6月,共辖居民小区7个。社区“一老一小”群体占比逐渐突出,由此形成了“亲子共同生活、老人协助看孩子”的普通家庭模式。这一模式的背后,折射出孩子课业辅导空缺、亲情陪伴不足、课外实践活动单一、心理健康关注不及时等现实问题。聚焦“为小”服务的堵点难点,社区多方发力、链接资源,逐步从单一解决个性问题到全方位回应共性需求,从零散节日节点活动到长期特色“小萃苗”志愿活动,从社区工作人员摸索“想着干”,到专业力量加入“带着干”,形成高效、暖心、可持续的“为小”服务经验。依托“1个主阵地+5个联阵地”,打造多元融合的儿童活动空间,依托社区党员、退休干部、青年志愿者,链接共建单位、学校、医院等多方资源,开展“风筝节”“读书日”“红色电影节”“跳蚤小市场”等系列寓教于乐活动,引入吴忠市星晖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等6家社会组织,打造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协同模式,让零散的爱心汇聚成系统行动,为儿童成长筑牢“脚手架”。

“小萃苗”:从追赶到绽放

聚焦“为小”服务,社区创新打造“红色领航·‘小萃苗’金色童年为小服务”志愿服务项目。整合辖区少年儿童需求,以“小萃苗”志愿服务项目为载体,通过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关注儿童社会教育、心理教育、家庭教育,开展学业辅导、心理关怀、兴趣培养等服务,全方位助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打造“小萃苗”之家,实现“追赶成长”的帮扶。开设爱心托管班、“小锦鲤课堂”和“小萃苗”公益课堂20余期,联合返乡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开展“利小团寒假学堂”“团团暑托班”,帮助双职工家庭填补家长管理“真空”问题,实现从“带娃”到“育娃”的升级。采用以小带大的工作方法,带动中青年家长参与社区治理,实现以儿童带动家庭、以家庭改变社区,形成共育共创的社区治理氛围。

特色“争章”机制,展现“绽放”的赋能与发展。坚持以党建带团建、以党建带队建,建立少先队进社区机制、家校联系机制、校社共建机制。设计推出“‘小萃苗’红领巾奖章”的“争章”体系,设置“讲解奖章”“小主人奖章”“传承奖章”等奖励,评选结果与辖区学校、利通区少工委互认,作为“小萃苗”评奖评优、评选“红领巾奖章”的重要考量内容,充分激发孩子们的潜能。截至目前,共发放“小萃苗特色奖章”等70枚。

为进一步壮大服务力量,成立“小萃苗”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人数共计20人,吸纳社会组织、大学生志愿者80余人,涵盖吴忠市星辉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宁夏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等。项目开展以来,共开展服务150次,参与志愿者1130人次,服务对象530人,志愿服务总时长2690小时。

“向日葵”:从封闭到敞亮

“阿姨,小亮最近的身体还好吗?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带孩子出来转转。”“早上社区专门给孩子们组织了活动,欢迎您带孩子来玩。”这些温暖的话语,是“向日葵”志愿者用行动传递关怀的缩影,见证着对社区困境儿童的持续守护。“向日葵成长计划”志愿服务项目也在这样的日常生活中扎下了根。

社区以“让困境儿童如向日葵般向阳而生”为愿景,紧扣“幼有善育”理念,通过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模式,为社区困境儿童搭建从“封闭”到“敞亮”的桥梁,实现“为小”服务从“粗放供给”向“精耕细作”的跨越。

为了让服务真正“接得住”孩子的需求,项目构建“滴灌式”服务体系。针对辖区11名困境儿童提供物质帮扶,精准匹配服务,邀请共建单位医生入户问诊、组织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开展学业辅导、为10名困境儿童提供一对一“云陪伴”服务,通过视频连线辅导作业、分享小故事,打破空间隔阂。依托社区各功能室打造“护苗成长港湾”,举办“向阳之约”社交聚会,让孩子们在读书、聊天等活动中慢慢打开心扉,开展“暖心家话”亲子互动,让家长用鼓励式的沟通方式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助力儿童在生活关怀、学业提升、心理疏导与社交培养中实现全面发展。

社区突破单一服务壁垒,组建了由社会工作师、医师、教师、志愿者组成的“萃心益行”志愿服务队提供专业服务。通过线上公告发布、线下活动动员,招募各年龄段、各领域志愿者13人,形成“党建引领+专业支撑+志愿参与”的协同格局。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开展服务10次,累计服务时长30小时。

社志续航:从“受助者”到“社区小主人”

社区“为小”服务,不只是单向给予,在志愿服务项目的带动下,更像一场成长接力。文萃社区完善“软硬件”设施,逐渐由提供服务转向激活内生动力,通过“助人自助”的理念,带动“以小帮小”志愿服务体系升级,引导儿童从“被动接受帮扶”转向“主动成长”,构建儿童互助成长生态圈。

依托“小萃苗”之家,设立“小小议事厅”,让孩子们围坐在一起畅所欲言,从儿童的视角看看“不一样”的社区。议事过程中,社区工作人员仅进行引导和记录,这里没有大人的“标准答案”,只有“童言童语”的简单与新奇。儿童议事机制的建立,拓宽了社区治理意见征集渠道,让社区治理在代际互动中焕发出新活力。

在激发儿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社区也将志愿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小萃苗”志愿服务队开展为孤寡老人送温暖、“小小环保卫士”、“跳蚤市场·爱心义卖”等多种志愿活动,结合每年“3·5”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12·5”国际志愿者日等重要节点,实施“启能、培能、展能”志愿服务模式,借助“萃帮团”以老带新经验赋能“小萃苗”,助力儿童在实践中深化对责任与奉献的理解,形成“实践——感悟——成长”的良性循环。

“为小”服务这场成长接力还在不断延续。文萃社区将持续深耕“助人自助”的理念,以需求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创新为动力,提供更加精准、细致、丰富的儿童服务。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