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建是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坦埠镇的一名普通邮政投递员。10余年以来,他每天奔波于70千米的乡间邮路,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近年来被评为“第九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齐鲁最美青年”“山东好人”“临沂市道德模范”等荣誉。
爱岗敬业,用心服务。身着绿色工装,拎上邮包,39岁的王德建每天的工作就这样开始了。他主要负责蒙阴县坦埠镇24个建制村的邮件投递,从事这项工作已有12个年头。作为一名党员,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无论酷暑烈日,还是漫天飞雪,他都能在第一时间将邮件送交到用户手中,报刊妥投率100%。
心系英烈,勇担大任。王德建帮烈士寻亲,起源于9年前他分拣到的一封写有“为烈士寻家”的平信。2016年的一天,王德建看到一封来自菏泽市张和庄烈士陵园,寄给蒙阴县“坦埠区朱下村”“公建厚”烈士的信件。然而在蒙阴县坦埠镇,并没有信件上所写的“朱下村”,在一个与之谐音的“诸夏村”中,也查无此人。为了让烈士早日魂归故里,他利用工作之余走街串户,从地名、人名的同音字找起,终于在龚家胡同找到一位了解情况的八旬老人。原来,这封信件不仅地址不对,烈士的名字也写错了,应为“龚建厚”。最终,龚建厚的侄子龚德营收到了王德建送来的这封承载着多年思念的信件。这一年清明节时,王德建与龚德营一同前往烈士陵园,让漂泊了近70年的忠魂归乡。“这是我做过最好的事情。”说起那一刻,王德建的眼睛闪闪发亮。
胸怀大爱,坚守如初。为烈士成功“寻亲”后,菏泽张和庄烈士陵园负责人专程赶来,除了向王德建表达感谢,还特意将一份写有93名烈士信息的名单交给了王德建,让他帮忙寻找名单上的临沂籍烈士亲属。“接过烈士名单的时候,我心里非常沉重,很想试试能不能找到他们的亲人。”王德建说。从此,他便成了一名为烈士寻亲的志愿者。为了更好地为烈士寻找到家人,他加入了“烈士寻亲志愿者联盟”。在“寻亲”过程中,地名的变更往往是王德建为烈士寻亲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为了把地址搞清楚,他除了通过与村中老人交谈来了解情况外,还购买了大量史志类书籍,用以核实烈士家乡的区划进程和变化。对于书上没有记载的内容,他就在互联网上查找。王德建的家中和车上,都备有一个专门的记事本,方便随时记录来电中的烈士信息。为烈士找到亲属后,他会把这些临时的记录工整誊写到一个新的记事本上。而那些寻亲无果的烈士信息,王德建会发布到网上和微信群,借助更多人的力量去寻找。
“我从小生长在沂蒙老区,听着红色故事长大,没有烈士们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想为烈士们做点事情。”王德建说,截至目前,他已经为50位烈士找到了亲属,为3位烈士找到了牺牲地。为烈士寻亲的道路仍然非常艰难,他说:“我一定会坚持下去,让无名的烈士有名,让有名的烈士找到回家的路。”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